156:上影厂:我一点都不羡慕! (第1/3页)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六日,星期六,清晨。
一层灰白色的薄雾笼罩着北影厂生活区,寒意浸入骨髓。
然而,在北影厂行政楼那间熟悉的会议室里,却是灯火通明,热气与茶香混合着烟草的气息,驱散了窗外的清冷。
长方形会议桌旁,核心人物均已到齐。
韩三坪坐在主位,眉头微蹙,手指间夹着一支燃烧了半截的“华子”,目光沉静地扫过摊开在桌面上的几份报表。
王盛坐在他右手边,看着手里的报表复印件。
紫禁城影业的张和坪、王珠、陆遥等人分坐两侧,表情各异,但都透着一丝压抑着的兴奋与凝重。
“都到了,那就开始吧。”韩三坪掐灭了烟头,声音带着一丝清晨的沙哑:“把汇总的情况说一下。”
负责数据汇总的宣发处处长立刻拿起一份文件,清了清嗓子:“厂长,王总,各位领导,根据京城、苏省七市昨天,也就是十二月五号,首日上映的初步统计汇总……八地首日总票房,粗报……一百零七万三千元整。”
这个数字被报出来时,会议室里出现了片刻的寂静,随即响起几声轻微的抽气声。
一百零七万!
在1997年,对于一部国产电影,尤其是在并非全国同步上映,仅局限于八个城市的情况下,并且还是首日,这绝对是一个足以令行业震动的数字。
韩三坪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舒缓,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呷了一口,缓缓道:“一百零七万,不错不错,比我们最乐观的预估,还要高出一些。看来,观众是认这笔账的。”
他放下茶杯,目光投向王盛和张和坪:“《30天》的制作成本,周星星的片酬是友情价,五百万。咱们自己的制片成本控制在五百万。宣传林林总总加起来,两三百万的样子。总投入,差不多一千三百万。”
他顿了顿:“按照这个势头,如果能稳住,甚至借着周末再往上冲一冲,首周票房很有希望突破五百万。如果能维持热度,首月下来,就算后续略有下滑,冲击三千万票房,也并非没有可能。”
“三千万票房,按我们跟下面谈的百分之四十分账,制片方能拿回来一千万出头了。”
脸上带着笑容的张和坪接口道:“虽然看起来刚够覆盖制作成本,似乎没赚什么钱。但韩厂长说得对,这已经很好了!咱们这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尝试分账制、并且取得开门红的国产商业片!意义远大于利润。只要不亏本,就是巨大的胜利!”
他越说越兴奋:“更何况,电影下映之后,还有电视台的播映权销售,录像带、VCD的发行……这都是纯利润!我看啊,这个项目,盈利绰绰有余!”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王盛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