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0:票房之王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170:票房之王 (第3/3页)

们电影厂联盟未来发力整合的方向。

    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30天》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赚了多少钱,更在于它像一把手术刀,切开了旧有体制的脓疮,让我们看清了里面的病症所在。”

    他顿了顿,总结道:“首轮九地约五千零九十六万,加上全国其他地区约四千一百万,截至目前,《30天》全国累计总票房,约九千一百九十六万元。距离一个亿,只差临门一脚。”

    “九千一百九十六万……”韩三坪缓缓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眼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光芒。

    会议在一种极度兴奋而又克制的氛围中结束。

    众人离开时,脚步都显得有些轻飘。

    九千多万的票房,在1998年初的中国电影市场,这是一个足以让所有同行仰望的数字。

    接下来的几天,如同王盛和韩三坪所预料,当北影厂联盟有选择地向几家核心媒体“透露”了《30天》的全国总票房数据后,一场更大的舆论海啸被引爆了。

    《国产电影票房奇迹!〈30天〉斩获近亿票房!》

    《贺岁片之王诞生!王盛导演作〈30天〉碾压同期进口片!》

    《九千一百九十六万!〈30天〉树起国产商业片新标杆!》

    类似的标题占据了全国各大报纸的文化娱乐版头条,甚至一些主流媒体的要闻版也进行了报道。

    报道中不可避免地提到了此前在内地创下票房纪录的两部进口大片:1995年上映的《真实的谎言》(票房约1.02亿)和1996年上映的《红番区》(票房约9500万)。

    “虽然《30天》的最终票房尚未突破一亿,未能超越《真实的谎言》保持的记录,但其表现已无限接近《红番区》,考虑到后者是程龙大哥极具号召力的动作喜剧,且享有特殊的合拍片待遇,《30天》作为一部纯粹由内地团队主导、讲述内地故事的温情喜剧,能取得如此成绩,堪称里程碑式的胜利!”

    “王盛,这位年仅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凭借其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卓越的制片能力,已然加冕为内地当之无愧的‘贺岁片之王’、‘票房之王’!”

    赞誉如同雪花般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