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47:造梦者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347:造梦者 (第1/3页)

    五月的京城,春深夏浅,阳光和煦。

    但比天气更热的,是五一黄金周结束后,在全国各大媒体上持续发酵的“闯关东影视城”热潮。

    5月10日,星期四。

    仿佛约定好了一般,从全国性的《中国青年报》、《经济参考报》,到各省市的权威媒体如《辽省日报》、《齐鲁晚报》、《羊城晚报》、《钱江晚报》、《扬子晚报》、《京城晚报》等,均在显要版面刊发了关于“五一黄金周,‘闯关东影视城’现象级火爆”的深度报道和分析文章。

    这些报道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旅游新闻或娱乐八卦,而是将其提升到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创新的高度。

    《中国经济报》的头版文章标题尤为醒目:《“影视IP+沉浸式体验”引爆黄金周,沈城闯关东影视城探索文旅融合新范式》。

    影视IP是王盛接受专访时提出的概念。

    文中引用了一系列经过“初步统计”的惊人数据:

    “‘五一’七天长假,位于沈城棋盘山的‘闯关东影视城’(东北影视文旅基地一期)累计接待游客总量突破55万人次,日均客流量接近8万人,最高单日客流量更是逼近10万大关,远超国内绝大多数传统知名景区……”

    “初步估算,影视城门票直接收入超过2200万元。其带来的辐射效应更为惊人,带动沈城及周边区域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相关产业综合收入,预计高达3.8亿至4.2亿元人民币……棋盘山附近酒店入住率在黄金周期间持续爆满,平均房价较平日上涨超过80%……”

    “该项目直接及间接创造临时就业岗位超过5000个,从景区管理、NPC扮演、特色餐饮到安保、保洁、交通疏导,极大地拉动了地方就业……”

    这些数字,在2001年的中国,无疑是天文数字,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文章进一步分析:“‘闯关东影视城’的成功,并非偶然。

    它精准地抓住了热门电视剧《闯关东》所引发的全民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