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禹宫 (第2/3页)
容奕抬手止住太监,目光落在我身上:“宋知乐?”声音低沉,带着些许玩味。
“正是。”我迎上他的目光,不闪不避。
他放下朱笔,缓缓走下丹陛。玄色衣摆拂过金砖,无声却充满压迫感。在我们面前停下,足足比我高半个头。
“楚夏皇帝亲临,有何贵干?”他问,语气平淡像在谈论天气。
“来做交易。”我直截了当。
“交易?”他挑眉,“一个亡国之君,拿什么与朕交易?”
“拿我的头脑,我的决心,还有...”我顿了顿,“你对大禹江山的渴望。”
慕容奕眼中闪过兴味:“继续说。”
“你登基三年,平定内乱,整顿吏治,但宗室势力盘根错节,尤其是你那位好堂叔慕容渊。”我缓缓道,“他掌管江南漕运三年,账面干净,但去年秋收丰稔,漕粮反少三成——都进了他的私库,不是吗?”
慕容奕神色微变:“你如何得知?”
“我还知道他与匈奴暗中往来,用粮食换兵器,意图不轨。”我继续道,“你需要的是一把快刀,一把与朝中势力毫无瓜葛,又能为你斩断乱麻的刀。而我,就是那把刀。”
殿内陷入沉默,只有烛火噼啪作响。慕容奕盯着我,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将我剖开看个透彻。
突然,他笑了:“有趣。那你想要什么?”
“借兵复仇,光复楚夏。”我一字一句道,“还要那些背叛楚夏的人,血债血偿。”
“好大的口气。”他踱步绕着我走了一圈,“朕凭什么信你?又凭什么帮你?”
“因为我能给你你想要的——一个彻底臣服的大禹,一个再无内患的江山。”我转身与他相对,“而且,我活着就是对慕容渊等人的威胁,他们必会跳出来反对,正好给你清理的借口。”
慕容奕的目光落在我眼下的泪痣上,忽然伸手轻触。指尖冰凉,激得我微微一颤。
“传说有泪痣的人,一生坎坷,情路多舛。”他轻声道,“看来不假。”
我后退一步,避开他的触碰:“陛下信这些无稽之谈?”
“不信。”他收回手,神色恢复冷峻,“但朕信利益。你的提议,确有可取之处。”
他走回御座,提起朱笔:“朕可以给你机会,但有几个条件。”
“请讲。”
“第一,在朕面前,不再称‘朕’。”他抬眼看来,“第二,公开场合,你只是朕的谋士宋知乐。第三...”笔尖在奏折上点了一点,“一切行动,需经朕允许。”
我沉默片刻。这些条件无异于让我放弃帝王尊严,完全臣服于他。但...
“好。”我听见自己的声音说,“但我也有一个条件。”
“讲。”
“楚夏光复之日,你我盟约终止。届时是战是和,各凭本事。”
慕容奕挑眉,似是对我的大胆感到惊讶,随即轻笑:“有意思。准了。”
他挥笔写下手谕,交给太监:“带宋先生去西偏院安置。”
我接过手谕,入手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无数重量。
转身离去时,慕容奕的声音自身后传来:“宋知乐。”
我驻足回首。
他站在丹陛之上,目光深沉:“别让朕后悔今天的决定。”
我微微颔首,走出大殿。阳光刺眼,照在雪地上反射出冷硬的光。
卫凛在宫门外焦急等候,见我出来才松了口气:“陛下...”
“以后叫先生。”我打断他,“楚夏皇帝已经死了。”
他神色一凛,低头称是。
西偏院果然偏僻,几株枯海棠在风中颤抖,显得格外凄凉。院子不大,陈设简单,但至少干净暖和。墙角积着未扫净的雪,屋檐下挂着冰凌。
“慕容奕这是要给下马威。”卫凛检查着房间,皱眉道。
“无妨。”我推开窗,让冷风吹散屋内的霉味,“比起雁门关,这里已是天堂。”
安顿下来后,我让卫凛去办几件事:一是打听王敬之与大禹是否有来往;二是查清慕容渊的底细;三是寻找散落各地的楚夏旧部。
夜深人静时,我独坐灯下,展开随身携带的楚夏地图。上面的山川河流如此熟悉,如今却都沦陷敌手。指尖划过雁门关的位置,那里仿佛还残留着血与火的温度。
“等着...”我轻声道,“我会回来的。”
烛火跳跃,映着袖中断剑的冷光。剑身上的“守”字微微反光,像一只永不闭合的眼睛。
门外突然传来轻微响动。我迅速吹灭蜡烛,隐入阴影中。
片刻后,窗纸被捅破个小孔,一只眼睛向內窥视。接着是开锁的细微声响——有人要潜入!
握紧断剑,我屏息以待。门悄无声息地推开,一个黑影溜进来,直扑床铺!
就在他举刀刺向床褥的瞬间,我从阴影中闪出,断剑直取对方咽喉!
刺客反应极快,侧身避开,反手一刀劈来。兵器相交,迸出火星。借着窗外月光,我看清对方蒙着面,但身手极为了得。
几个回合下来,我左肩伤口剧痛,渐感不支。刺客看出破绽,攻势更猛。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窗外射/进一支弩箭,正中刺客后心!他踉跄一步,被我趁机刺中咽喉,倒地气绝。
卫凛冲进来,手中弩箭还冒着青烟:“先生没事吧?”
我摇头,蹲下身揭开刺客面巾——是张完全陌生的脸。
“慕容奕的人?”卫凛皱眉。
“不像。”我检查刺客衣物,发现内衬有个极小的黑鹰刺绣——与那日路上袭击我们的刺客一模一样!
王敬之的势力竟然伸到了大禹皇宫?
卫凛也认出那个标志,脸色一变:“他这是要赶尽杀绝!”
我看着地上的尸体,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