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沈羡: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第2/3页)
即心头生出古怪,如何不知正是自家那已为昭文馆学士的儿子。
裴主簿道:“明府,既然沈学士到了,你我相迎才是。”
沈斌心头总有一股不自在,道:“那就去看看。”
而从县衙官厅中出来的裘英和张洵二人,只是听到了昭文馆学士几个字。
裘英皱了皱眉,看向那腰间悬配千牛刀的众人。
暗道,这又是朝廷的哪位学士路过谷河县,让地方官员前去迎接?
而说话的工夫,沈羡的车队,也已经到了县衙前的那条大街上。
锦衣华服的诸千牛卫护送着一辆马车,穿过人流熙熙的街道,来到谷河县衙之前,颇为引人瞩目。
谷河县这条官道两侧有凑热闹的百姓,伸长了脖子观瞧。
沈斌与谷河县的大小官吏近前,深深一揖,拱手道:“下官谷河令,见过沈学士。”
此刻,一个千牛卫伸手掀开车帘,沈羡一身浅绯官袍,从马车车厢上下来。
“沈县令和诸位县吏无需多礼。”沈羡面如玄水,声音淡然。
听着那熟悉的声音,沈斌只觉得说不出的古怪,还有不少疑惑,但还是拱手道:“谢沈学士。”
而裴仁静起身之时,看到那熟悉的面容,心头也有些说不出的荒谬。
沈羡目光落在身穿青色官袍的安州长史裘英身上,问道:“沈明府,那两位官员是?”
此刻,裘英和张洵自也看到沈羡。
暗道一声这位沈学士当真是年轻的过分,怕是神都的名门之后。
听谷河县的几位官员说什么沈学士,裘英心头疑惑,近前,拱手道:“下官,安州长史裘英见过沈学士。”
眼前官员虽然年轻,但身着浅绯官袍,又得千牛卫扈从左右,无疑是神都来的上官。
至于同姓一沈,只是恰巧同姓吧?
纵然也是兰溪沈氏出身,也并不碍事。
裘英急切之间,并未细究。
张洵也快步近前,深揖一礼:“下官安州司法参军张洵,见过沈学士。”
在场官员,就属沈羡的品级最高,身着浅绯官袍,如安州这等中州,长史裘英不过正六品上,而张洵更是区区正八品下。
沈羡点了点头,目光逡巡过裘英和张洵两人,心头有了一些猜测,问道:“两位安州官员免礼。”
裴主簿温声道:“沈学士,此地非讲话之所,可至县衙叙话。”
这会儿,沈斌似也反应过来,面色不自觉的恭谨,开口相邀道:“沈学士,至官厅叙话。”
此刻,看着身穿绯色官袍的自家儿子,见其不苟言笑,面容威严,不下安州的刺史、别驾等官员,恍惚间,竟有些陌生。
可以说,身在公门,早已被这一套上下级的礼制规训成了本能。
沈羡神色淡淡,道:“沈县令和裴主簿带路。”
穿上这身官袍,就代表着朝廷威严,工作的时候就得称植物。
众人说话间,进入县衙大堂。
沈羡在上首落座下来,问道:“沈明府,谷河县先前卢昉和刘建一案,相关案犯可曾押送大理寺?”
沈斌道:“宣旨中使尚在驿馆,县中已经准备囚车,今日就可押送,但是……”
“但是什么?”沈羡问着,心头有了猜测。
裴主簿道:“裘长史说,刘建因掌县中钱粮度支,他作为刺史属吏,想要点验府库,需要前县丞核查。”
裘英此刻看向沈羡,想了想,还是打算据理力争,拱手道:“这位沈学士,下官乃是受使君所托,点察去岁诸县上计之钱粮虚实,因刘建掌钱粮度支,如有贪腐,也可查察出原委,追缴赃款。”
一个昭文馆学士,从五品上,他低了两级,但却代表安州刺史府,想来对方也不会贸然插手地方事务。
沈羡道:“原来是这样。”
然后看向一旁的沈斌,道:“沈明府,先前可曾讯问刘建历年钱粮度支,以及贪腐诸事?”
沈斌沉吟了下,道:“下官只是以金鳞帮为线索,并未节外生枝。”
嗯,先前不是没有想到,而是……沈斌认为牵扯得人太多,阻力就越大,那刘建都有可能逃脱。
“沈明府查案不谨细。”沈羡轻轻责怪了一句,沉声道:“刘建在谷河县耕耘多年,其之所以为祸一方,上面除了卢县令的包庇,还有没有人为其张目、遮掩?安州刺史府方面,为何不能查察?其中是否存在沆瀣一气,官官相护?”
如果他不是河北道黜陟使,那么还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