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砚台里的潮汐 (第3/3页)
小姑娘跑出来,手里的毛笔终于蘸了墨,在她手背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我就说你能找到这儿,你看,墨都等成块了。”
砚台在兜里轻轻发烫,苏辞摸出来,砚堂里的墨刚好漏完,露出底面刻着的字:“墨会干,路不会断。”远处的货郎叔正把糖往她兜里塞,老者摆好了棋盘,月光落在砚台的缺口上,像补上了颗亮晶晶的牙。
四、未干的墨痕
后来每个满月夜,苏辞都会带着砚台来石桥。墨线有时引她去货郎叔的糖铺,梁上挂着串墨做的糖葫芦,舔一口竟有桂花味;有时通向老者的棋室,棋盘格子是用墨线画的,落子会“啪”地弹出点墨星。
最神奇的是那小姑娘的书房,墙上贴满墨画的蝴蝶,扇动翅膀时会洒下墨粉,落在纸上能开出真的墨菊。“这砚台啊,”小姑娘蘸着砚台里新渗的墨,在她掌心画了只墨鸟,“是用当年被淹的老松烧的墨,混着街坊们的念想,所以才能把大家‘养’在里面呀。”
苏辞看着掌心的墨鸟扑棱棱飞起来,突然懂了摊主说的“漏墨”——那些渗走的墨,从来不是浪费,是变成条看不见的线,把散落在时光里的人,一点点缝回原样。
今夜的砚台又在漏墨,墨线顺着石阶往下淌,在水面拼出艘小船。苏辞蹲下身,看着墨船载着颗墨莲子漂向对岸,突然发现莲子上还沾着点没化的糖渣——准是货郎叔偷偷放的。她笑着把砚台往怀里揣了揣,墨渍染黑了衣襟,倒像别了朵永不凋谢的墨花。
远处的阁楼里,老者的棋子“啪”地落定,货郎叔的糖罐“叮当”作响,小姑娘的笑声混着墨香飘过来,苏辞踩着墨脚印往前走,每一步都溅起朵小小的墨花,在月光里亮得像星星。她知道,只要这砚台还在漏墨,那些被时光冲走的人,就永远在墨里等着她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