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强将手下无弱兵 (第3/3页)
于常规的审批事项,必须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处理,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时间,必须详细说明原因并明确最终的办结时限。
为了确保这两项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程处长还特意在办公楼大厅显著位置设置了意见箱和公示栏。每周,他都会将各科室的办结率以及老师们对各科室服务的满意度评分进行公开公示,让大家一目了然。
然而,这两项制度刚开始推行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些科室负责人对此感到有些不适应,觉得这些规定束缚了他们的工作,增加了不少压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们看到老师们的满意度从原来的 65% 一路飙升至 95% 时,他们终于明白了程处长的良苦用心。
如今,“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已经在处里深入人心,成为了大家工作的基本准则。老师们也对处里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无疑是对程处长工作的最大肯定。
材料学院的青年教师小王体会最深。他申报青年基金项目时,初稿被评审专家指出存在多处不足。正当他一筹莫展时,科研处基础办的刘科长主动找上门来,带着他逐字逐句修改申报书,从文献综述的逻辑结构到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甚至连参考文献的格式都,逐一核对。“刘科长比我自己还认真,光修改意见就写了三页纸。” 最终小王的项目成功获批,这也是该学院当年唯一中标的青年基金项目。在项目结题时,小王特意在致谢部分加上了 “感谢科研处刘科长的悉心指导”,这个小小的举动让整个科研处都感到温暖。
铁血团队:酒桌上的攻坚战与成长路
在程处长所领导的团队中,有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语:“能喝得了烈酒,才能啃得下硬骨头。”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些戏谑,但却如实地反映了科研处在开拓资源方面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
作为学校科研领域中“引进来、走出去”的先锋队,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不仅需要为校内的科研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各项科研项目的顺利推进,还要积极主动地出击,与外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对接和合作。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酒桌常常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战场”。无论是与企业洽谈合作,还是与其他科研机构交流沟通,酒桌上的应酬似乎都难以避免。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团队成员们需要展现出自己的酒量和酒品,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资源的引进和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最惊险的一次经历发生在与山东一大型企业洽谈联合实验室建设的时候。对方的董事长可是出了名的“酒中豪杰”,一见面就毫不客气地摆出了“先喝酒再谈事”的架势。
程处长当时才刚刚做完胆囊手术没多久,身体还处于恢复期,医生可是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能饮酒啊!然而,当他看到随行的年轻同事们一个个面露难色、紧张万分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端起了酒杯,斩钉截铁地说道:“只要能把实验室建起来,这杯酒,我喝!”
说罢,他仰头一饮而尽。那天晚上,他喝得酩酊大醉,最后还是被同事们七手八脚地抬回了酒店。大家都担心他的身体会不会吃不消,可第二天一大早,当他准时出现在谈判桌前时,所有人都被他的毅力和决心所震撼。
对方的董事长更是深受感动,他当即拍板决定签订合**议。这个总投资高达一千万元的联合实验室,就这样顺利地达成了合作意向。而这个实验室,后来也成为了学校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为学校的科研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样的故事在程处长任内并不少见。张副处长有次陪他去河北拜访企业,为了争取一个产学研合作项目,连续应酬三天,最后因急性胃炎被送进医院洗胃。躺在病床上,张处还不忘给处里打电话,嘱咐同事们跟进项目细节。程处长去医院看望他时,什么安慰话都没说,只是默默地在病床边削了个苹果,这个平时在酒桌上从不退缩的硬汉,此刻眼眶却有些湿润。“我们不是为了喝酒而喝酒,是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给老师们争取更多资源。” 程处长在全处大会上多次强调,“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从今天起,处里设立健康基金,每年给大家体检,谁身体不舒服必须立刻休息。”
正是这种 “拼命三郎” 的精神,让科研处在短短八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科研经费从每年不足二千万增长到突破亿元大关,纵向项目数量年均增长 30% 以上,获得国家级奖项的数量更是之前的五倍。随着实力的增强,科研处也迎来了机构升级,正式更名为科技处,领导职数从 1 正 2 副增加到 3 正 6 副,科长职数从 6 名扩展到 12 名。更令人振奋的是,先后有八位员工从中级职称晋升为副高或正高,十多人走上处级领导岗位,成为学校各个部门的骨干力量。
2023 在科技处新办公楼启用仪式上,程处长特意邀请了所有曾在科研处工作过的同事回来相聚。看着墙上那幅标注着每个人成长轨迹的 “人才树” 图谱,他感慨万千:“我最骄傲的不是争取到多少经费、建了多少平台,而是培养出了你们这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人群中,有人提起他当年说过的话:“跟着我干,保证你们有奔头、有成长。” 如今这句话已然成真。
夕阳透过玻璃幕墙洒进大厅,在地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程处长抚摸着墙上刻有全体员工姓名的纪念铭牌,这些名字背后,是八年风雨兼程的奋斗故事,是无数个在办公室和酒桌上度过的夜晚,更是一所大学科研实力崛起的缩影。正如他常说的:“霸气不是霸道,强悍不是蛮干,真正的强者,是能带着团队一起成长,能为学校发展留下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这句话,或许正是对 “霸气的领导强悍的兵” 最好的诠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