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强将手下无弱兵  大学哪些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7章:强将手下无弱兵 (第2/3页)

难啊!然而,程处长却亲自指导我整理多年的项目管理案例,将那些原本零散的工作笔记,系统地梳理成了一本厚厚的《高校科研项目全流程管理规范》。不仅如此,他还极力推荐我去参加全国及省里的科研管理工作学术年会,让我有机会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

    在职称评审会上,当有评委对行政人员的科研能力提出质疑时,程处长作为评审委员会的成员,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为我辩护。他当场展示了我起草制定的《科研经费“包干制”实施细则》,这可是一套后来在很多高校都得到广泛推广的制度创新方案啊!看到这份详细而又实用的细则,所有评委都不禁眼前一亮,对我的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行政工作可不是简单的上传下达,只要用心去做,同样可以创造出重要的制度创新。”程处长在评审会上的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不仅让我成功地晋升为副高职称,更彻底改变了大家对科研管理工作的认知。从那以后,人们开始认识到,行政工作并非只是琐碎的事务处理,而是可以通过创新和努力,为整个科研领域带来积极的变革和推动。

    为了让团队成员开阔眼界,程处长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然地决定设立一项名为“科研管理能力提升专项资金”的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提升他们的科研管理能力。

    每年,程处长都会选派几名骨干成员参加这些学术会议。这些成员不仅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管理理念,还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此外,为了激励大家积极发表科研管理类论文,程处长还承诺所有相关费用都将由处里全额报销。

    然而,这个计划在刚开始推行时,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有些人担心这会让团队成员分心,影响到他们的本职工作,甚至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但程处长坚信这个计划的重要性,他不断地向大家解释和说明,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支持。

    直到年轻的王老师从泰国的学术会议带回了一份“科研团队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报告,并据此对学校的海外合作项目申报流程进行了优化,质疑声才彻底消失。这份报告不仅让学校的海外合作项目更加规范和高效,也证明了参加学术会议和发表论文对于提升科研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三年内,科研处工作人员发表的管理类论文数量翻了三番,其中两篇论文更是获得了全国高校科研管理优秀论文奖。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科研处的整体水平,也为学校的科研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在程处长的大力推动下,科研处积极探索创新,成功建立起一套别具特色的“双导师”培养机制。这一机制要求每位新入职的员工,不仅要跟随行政导师深入学习政策流程,还要与专业学院的教授进行对接,由教授担任其学术导师。

    这种“跨界”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得员工们能够在不同领域获得全面的指导和培训。通过与行政导师的交流,他们熟悉了各项政策和流程,提高了行政管理能力;而与学术导师的合作,则让他们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得到了更深入的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许多员工在工作中逐渐展现出多方面的才能,成为既精通财务报销又熟悉实验设计的多面手。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有一次,材料学院的张教授在与科研管理人员交流时,惊讶地发现对方竟然对“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的关键参数了如指掌。张教授不禁感叹道:“程处长带出来的兵,真是专业啊!”这句话不仅是对这位员工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双导师”培养机制的充分肯定。

    服务下沉:打通科研服务最后一公里

    “科研管理绝对不是简单地坐在办公室里盖章签字那么轻松,而是需要真正地深入到实验室中去,去亲身体验、去观察、去发现问题所在。”这句话就像是程处长的口头禅一样,常常被他挂在嘴边。

    自从程处长上任以来,他所推行的“上门服务”制度,犹如一阵春风,彻底地改变了科研处原本的工作作风。每一个季度,程处长都会亲自带领着科室的负责人,分头前往各个学院进行走访。他们不仅会与老师们面对面地交流,还会专门召开座谈会,认真倾听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这些走访和座谈会中,程处长总是会准备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老师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比如“仪器共享平台预约过于繁琐”“纵向项目申报材料需要重复提交”等等。每一个问题都被详细地记录下来,以便后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化学学院的李教授至今难忘程处长带队上门服务的场景。当时他正为一个国家级项目的中期检查发愁,因为部分实验数据不符合规范要求。程处长听完情况后,当即联系了自己在中科院的老朋友,一位数据分析专家,通过视频会议为李教授的团队提供指导。更让人感动的是,一周后科研处专门组织了 “科研数据规范管理” 培训班,邀请那位专家来校授课。“以前是我们追着职能部门跑,现在是职能部门主动送服务上门。” 李教授在培训班上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老师的心声。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程处长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在处里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这两项重要制度。

    所谓“首问负责制”,就是无论老师前来办事时首先接触到的是哪个科室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都必须对老师的问题负责到底,不能推诿扯皮或敷衍了事。而“限时办结制”则要求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