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黄海之畔的五年深耕与归途 (第3/3页)
究院的人才梯队建设。我立刻梳理出三个重点方向,挨个给学校教授打视频电话,把阳光企业的需求转化为研究课题。有位老教授担心异地协作不便,我连夜做了份 “云端实验室” 方案,从数据共享到样品寄送细化。最终 4 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成功,当小季发来喜报时,我正对着电脑改第 8 版重点研发项目申报书。
疫情期间最揪心的是物资短缺。得知阳光市消杀用品告急,我立刻联系学校科研团队,把最新研发的消杀产品和口罩协调捐赠给红十字会。收到政府登报表扬的那天,我忽然明白,科研不仅是实验室里的突破,更是危难时的支撑。
2020年的秋天,当我再次回到阳光这座城市时,它已经开始慢慢苏醒过来。我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街头巷尾,感受着这座城市逐渐恢复的活力和生气。
一路上,我注意到曾经冷清的工业园如今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特别是“阳光鲜味”这家企业,他们的生产线正在满负荷地运转着,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仿佛疫情从未发生过一样。
深夜,万籁俱寂,我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窗外的霓虹灯光如繁星般闪烁,照亮了这座沉睡的城市。我凝视着那片光海,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
回首这一年,我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面对了数不清的困难和挑战。然而,我们从未想过放弃,始终坚定地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在这一年里,我们全力以赴,努力协助了 9 家当地企业成功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这不仅为这些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为整个城市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每一次的申报都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战斗,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技术和业务,精心准备各种材料,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但看到企业最终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我们感到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同时,我们研究院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我们牵头申报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 5 项获批,这是对我们研究实力的高度认可。此外,我们还协助当地企业牵头申报的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有 3 项获批,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与当地的央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了一个院士工作站。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不仅意味着我们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院士工作站将汇聚各方的智慧和资源,推动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
这一年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面对困难,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团队成员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而研究院一直倡导的“政产学研经服用一体化”模式,在这一年的风雨中愈发清晰地展现出它的优势和价值。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我们共同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工作总结中,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创新,是能穿透阴霾的力量。”这一年的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创新,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迎来光明的未来。
2023 年 6 月的阳光,海风带着栀子花香。当学校传来 “精简驻外研究院” 的消息,我摩挲着办公桌上的相框,里面是研究院团队的合影,背景是刚挂牌时的牌匾。四年多的时光像电影般闪过:第一次递经费申请时的忐忑,“阳光鲜味” 爆单时的喜悦,疫情中视频会议的坚守,攻克技术难关时的欢呼。
提出返校申请的那天,阳光明媚,海风轻拂。赵海热情地邀请我去海边的小酒馆,说是要为我饯行。
我们坐在酒馆的露天座位上,海风带来一丝咸涩的味道。赵海端起一杯啤酒,微笑着说:“你这一走,我们的氢能源建材项目可就全靠你远程支招啦。”他的目光充满了期待。
我接过啤酒,看着杯中泛起的泡沫,心中涌起一股温暖。我笑着回答道:“放心吧,学校那边有专业的团队,他们会跟进项目的进展。而且我也会经常回来看看,毕竟这个项目我也投入了很多心血。”
在那段等待调令的日子里,我将工作分成了两部分。白天,我和赵海一起全力推进氢能源建材项目的中试阶段,解决各种技术难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晚上,我则会抽出时间给留守的同事们做详细的交接工作。
我整理了一份厚厚的操作手册,涵盖了从经费审批到企业对接的各个环节,甚至连我们常去的电动车维修铺地址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我希望通过这份手册,能让同事们在我离开后能够顺利地继续推进项目。
离别的前一周,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再次来到了阳光港。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亲切而熟悉,仿佛时间从未流逝。
柽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已经长得枝繁叶茂,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翠绿。15万吨级码头依旧繁忙,一艘艘巨轮停靠在岸边,装卸着货物,机器的轰鸣声和人们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
远处的“农光互补”农田里,光伏板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宛如一片蓝色的海洋。这些光伏板不仅为农田提供了清洁能源,还实现了农业和光伏发电的有机结合,创造了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正当我沉浸在这片美景中时,小季和小王匆匆赶来。他们手里捧着一大包渔民大姐给的鲅鱼干,脸上洋溢着笑容。“鹿院长,这是渔民大姐特意给您准备的,‘阳光鲜味’现在已经卖到全国了呢!”小季兴奋地说道。
我接过这份沉甸甸的礼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对我五年来在阳光港付出的肯定和认可。五年的时光,我见证了研究院从初创到壮大,从无到有,我们克服了无数困难,取得了22项专利,并成功将这些专利落地转化,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同时,我们还培养了8名核心技术人才,他们将成为研究院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今,站在这片土地上,我忽然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答案。阳光港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而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的记忆和情感,我会永远铭记这段经历,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这片给予我成长和收获的土地。
返程的高铁上,我翻看手机里的照片:有第一次考察时拍的黑陶杯,有团队庆祝时的合影。阳光市的五年,是逐梦的五年,是扎根的五年,更是成长的五年。我知道,这次离开不是终点,研究院的灯火、企业车间的机器声、海边的灯塔,都会成为我记忆里最温暖的光。而那些扎根在黄海之畔的创新种子,终将在时光里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