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虾皮笋丁包 (第3/3页)
“这若是放到书院门口卖……”孟鸢喃喃,心里已浮出画面。
系统很快补上一条提示:
【新任务开启:请宿主在杨柳书院门口售卖一次生煎包,要求卖出五百份。】
孟鸢指尖顿了顿。书院门口?
这地方不同于渡口,来往的多是读书人和先生,口味、身份都挑剔。
若能在那里站住脚,买卖必能更上一层楼。
她唇角一点笑意浮起:“好,试试看。”
铜匣里的铜钱不算多,但空间中的银票却足够她把整个镇子走一遍。
可她并没急着花。银子是后手,若真到了走不通的地步再拿出来。
明日她打算先试制生煎包,熟悉油温和火候,再做一批送到渡口卖,借着口碑过渡。
等到技艺完全稳了,再去书院门口开第一摊。
想到这里,她拎起湿布擦了擦手指上的面粉,推门而出。
孟鸢推着小推车,沿着青石路往书院的方向走去。
书院门口,朱漆大门高耸,石狮子立在两侧,气派不凡。晨钟刚落,学子们三三两两结伴而来,或背书,或低声讨论,人人一脸清正模样。
孟鸢挑了个不显眼的位置,将推车稳稳停下。
她没有喊叫,只是掏出火折子点燃炉火,锅底抹油,白面团一个个排进锅中。
“滋啦——”
热油遇水,声响脆烈。
面皮渐渐鼓起,底色泛金。她俯身揭开锅盖,撒上葱花、芝麻,香气猛地冲开,像手一样勾住人的鼻子。
最先注意到的是一个抱着书卷的学童,他鼻翼一动,脚步就慢了下来。
“师兄,你闻到了吗?好香。”
那位师兄斜眼一瞧,面色淡淡:“油烟而已,路边食摊,别看。”
话虽如此,他自己却不由得多看了一眼。
又有几个学子经过,本来对这推车的小娘子嗤之以鼻,可香味一扑面,脚步忍不住放缓。
“这……是蒸的?不对,像是煎的。”
“皮子焦黄,听声便脆。”
“只是……书院门口卖吃食,也不怕污了清名。”
几句话间,已有食量大的学生偷偷摸了摸荷包。
“姑娘,这……叫什么?”一名瘦高的生员凑上来,嗓子有些发紧。
孟鸢微笑:“生煎包。今日新做,肉馅的是五文,素的三文。”
“包子?五文一个?”
瘦高生员惊讶,却还是咬牙摸出钱来,“给我一个肉的。”
孟鸢从锅中夹起一个,油纸包好递给他:“趁热,先咬破口子,喝汤,再吃。”
生员依言小心咬开一点。
霎时间,金黄的汤汁带着肉香冲入口腔,底壳脆裂,面皮劲道,肉粒鲜香。
“呼——”他险些被烫到,却顾不上,眼睛猛地睁大,连连点头:“好!真好!”
围观的学生立刻骚动。
“师兄真夸张吗?”
“我不信,一个路边摊的包子能有多好吃。”
“掌柜娘子,给我也来一个!”
铜板叮当落进钱匣,孟鸢忙得手脚不停。
生煎包一口口咬下去,脆底声“咯吱咯吱”,肉馅混着汁水,学子们的面色从怀疑变成惊艳,很快变成狼吞虎咽。
“这皮子……比馒头筋道,比饼子轻巧。”
“汤汁竟然能锁在里面,不腻不柴。”
“怪不得刚才闻着就馋!”
本来矜持的书生们,此刻一个个顾不上斯文,连袖子都被油点溅上,也不放手。
短短一刻钟,书院门口人声鼎沸。
有人本想抄书入堂,却被香味勾得心痒。
“再抄一篇经义不如来两个包子。”
“是啊,温饱之后方能思考圣贤之道。”
守在门口的书院小厮看傻了眼——从没见过学生们排队买吃食,今日却硬生生堵了一条道。
孟鸢低头翻转锅里的生煎,神情专注。火光映在她侧脸上,仿佛比香味更能吸引目光。
有人小声道:“这小娘子是新搬来的吧?我未曾见过。”
“听说昨日在渡口卖蒸包,轰动一片。”
“难怪,原来真有本事。”
远处,一名身着青袍的中年文士缓步而来。
他眉宇清俊,正是杨柳书院的陈伯言。
本来只是出来散步,没想到被人群吸引。
“书院门口……怎会有食摊?”
他皱眉,却又闻到扑鼻香气。
眉间的冷意,被那阵阵生煎香冲散几分。
陈伯言背负双手,驻足良久,目光在孟鸢身上停留,似有所思。
锅底的油声滋滋作响,香气在书院门口翻腾。
孟鸢手里夹子翻得极快,一笼刚卖空,又有新的出锅。
“小娘子,快快给我来两个肉的!”
“什么?卖完了?那……那给我换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