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做小炒泡馍 (第3/3页)
崭的杉木折叠交脚架儿,弯腰将折叠的腿儿放平,一下子立住了!
再将桌面架上,便是一张桌儿!
黄樱忙压了压,桌面又平又稳当!
“爹!好厉害,这便做好了!”
黄父笑了笑,又上了车床,坐到跟车床连在一处的骨牌凳上,踩着踏板,继续刨木料了。
木花儿从前头的嘴儿吐出来,掉在爹的腿上、鞋上,在泥地上堆了起来。
宁姐儿和允哥儿蹲在一旁,拿木炭在上头画画、写字儿。
黄樱凑过去,“爹,我说的打鸡子的,可想好了怎麽做?”
黄父道:“能做,爹再想想。”
直忙到二更,爹做出来两张桌儿,两个凳儿,加上家里原有的四个,能凑六个凳儿。
爹拍掉一身木屑,披着寒气走进屋来,弯腰查看泥炉,将两只粗糙皲裂的大手放到炉子上暖着。
“明儿上午我带你娘去马行街看腿。”他沉默着开口。
苏玉娘一愣,随即阻止,“大夫说养着便好,这几日吃的好,我都感觉有劲儿许多,去那里作甚,多少钱不够败家的。”
“娘,你去罢。明儿家里有我呢。”黄樱原也这样打算,“甚麽也比不上腿重要,这事儿你得听爹的。”
她麻利地将炉盖儿盖上,掏出些炉灰放进谢家小娘子给的手炉里,晚上放在被窝,能暖一晚上呢。
正好两边屋一边一个。
“你们带多些钱,别总想着俭省,咱们每日都能赚呢。要不,明儿不摆摊了,我也去!”
苏玉娘放下手里缝的衣裳,板着脸,一双眉毛吊起,“一个个的翅膀硬了,教训起老子娘来。你们以为那五十贯钱多呐?你想租摊不要钱?那些杂七杂八几十贯钱怕不够呢!”
她斩钉截铁,“明儿非开张不可,那摊儿闲着一日便是一日的钱。”
黄樱笑眯眯的,“那娘要去看腿,看摊儿的事有我呢。爹,明儿你将娘绑了去。”
苏玉娘,“好你个小妮!”
黄樱将猪油放好,撒腿跑了,“爹别忘了!”
宁丫头乖乖守着锅,“二姐儿,水开了。”
黄樱摸摸小丫头,“真乖。”
她将暖手炉塞进被窝,拍拍允哥儿,“好了,把牙刷了便歇罢。”
自打买了软些的马鬃毛刷牙子,两个小孩儿也爱刷牙了。
黄樱把鸡蛋打了,先让爹打鸡子。
鸡子糕今晚先做好,明儿就能多卖些馒头。
家里的笼屉是大锅的,非得到灶房蒸不可。
爹烧火蒸鸡子糕。
黄樱则洗了把手,在腰间青花布巾上擦干,称了面粉,将馒头面和好,先把蜜豆和蜜枣馒头包了,各包一百个,放到笼屉上醒发。
又单独和了水煎包的面,依旧是筛过的麦面,只加盐,老面种,一勺胡麻油。
然后将水煎包包好。
她包的是饺子状的,这样简单,速度快些。个头也不大。
一共用了三斤猪肉,四斤豆腐,成本两百文左右。
包了两百个多一些。
她打算一个卖三文钱。
以现在的温度,完全不用担心发过了,明儿直接上锅就行。
为防止娘起疑心,除了第一次,后面的馒头面团她都用了老面发酵,就像娘以前一样。
面种在面食品制作中不但能减缓面团老化,还能增加风味。
这在面包里是更明显的。
她将留的老面种放盆里盖好,防止风干。
还包了一百个馄饨摆摊试水。
鸡子糕蒸好了。
这次娘怎么也不同意往厨房放,都放到他们屋里。
放她屋里怕小孩儿馋得睡不着。
满屋子鸡子糕甜滋滋的味儿,小娃受不了。
真哥儿被黄樱还回来了,跟着爹娘睡。让她抱着个一岁的小孩儿,黄樱真担心半夜压到。
前几日都不敢睡踏实。
将明儿要摆摊的桌椅、锅子、炉子、油盐酱醋坛子、芝麻、紫菜、干虾子全都整理好,已近三更。
她打了个哈欠,洗漱睡觉了。
屋子里残留着炉火余温,空气中还漂浮着炸猪油的味儿。
寒风吹得糊窗的竹纸“哗哗”响。
小孩心满意足地闭上眼睛,小胸脯起伏。
黄樱想了想明儿摆摊的事儿,安心地睡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