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懊悔 (第1/3页)
薛德民与薛长林都愣住了。
是呀,如果洪安在春柳县衙所杀的都是当年曾令他充边流放或得罪过他的人,那他为什么要杀谢县令?
那可是完完全全与他的案子无关的局外人,还是京城来的皇帝近臣。洪安只是要报复,何苦牵连这样的人物?
洪家势力再大也是有限的,任守备的叔叔,做百户的姑父,能与东宫旧属相提并论?
薛长林猜测:“兴许只是顺手为之?听说他当时一刀劈过去,先砍了最近的谢大人,接着便是谢大人身后的巡检。
“巡检也是新来的,与他无仇无怨,他说杀也就杀了。至于谢大人的来历,他未必知晓。”
薛德民却摇头:“他既然要来春柳县报复,又能让谢县令提前将他的仇人都召集到县衙来,不可能不提前打听好消息。
“况且他来催粮,虽然杀了许多人,可现场还有许多吏员衙差不曾遭毒手,多放过一个谢县令又能如何?偏他把人杀了,还是头一个杀的。”
这事儿确实有些不同寻常。
他低头陷入沉思。
薛长林转头问堂妹:“十六娘,谢家人先前是怎么跟谢夫人说的?那洪安是因为献舆图和催粮有功,才升的六品?”
薛绿点头:“说是献了保定与河间的详细舆图,催来了近百万石的军粮,令耿大将军大喜。”
薛长林冷笑。洪家长年往来于保定、河间两府,早年又开过镖局,洪安的叔叔还在保定任守备,想要拿到保定与河间的舆图再容易不过,可耿大将军才到几日?
洪安一直忙于杀人催粮,转头就拿出了舆图,可见早有准备,就等着在耿大将军面前献殷勤呢!
只要有了耿大将军撑腰,战时谁能追究他杀人的罪责?
薛长林分析完,便叹道:“可惜耿大将军如今正宠信他,朝廷又以讨燕为重,在战事有结果前,我们不好下手。否则,我们所有苦主联合起来告他一状,我就不信耿大将军真能护他到底!”
薛绿对此倒不是很有信心:“我们所有人当真能联合起来告状吗?且不说那些分了家后各自投亲避难的人家,光是李家就不可能与我们一条心了。
“李家与洪家本是姻亲,不可能认不出洪安。那李家长孙不就知情么?可他们哪怕知道了仇人是谁,也依然没打算去做什么。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