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杜牧:晚唐诗坛最“俊爽”的光 (第2/3页)
州当幕僚的时候,跟这个歌女关系挺好,现在要分开了,心里肯定难受,又不好意思直接说“我舍不得你”——男人嘛,有时候就是这么别扭。
所以他说“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心里满是感情,表面上却装得跟没感情一样;“唯觉樽前笑不成”:一起喝酒送别,想笑一笑缓解尴尬,怎么都笑不出来。最后还把蜡烛拉进来“背锅”:“你看那蜡烛都有心惜别,替我们流了一晚上的泪”——把自己的不舍,藏在蜡烛的“泪”里,既细腻又不矫情。
这种“不说透却全是戏”的写法,比直接说“我好难过”动人多了。谁没经历过这种“想装潇洒却装不出来”的离别?一读就有共鸣。
再看《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首诗是杜牧后来回忆扬州岁月写的。年轻时他在扬州当幕僚,确实过得挺“潇洒”——天天跟朋友喝酒,看歌女跳舞,日子过得跟做梦似的。可后来他老了,回想那段日子,心里不是炫耀,是有点后悔,还有点对理想没实现的怅惘。
“十年一觉扬州梦”:十年啊,跟做了场梦似的,醒来啥都没留下;“赢得青楼薄幸名”:最后落了个“对歌女不专一”的名声,想干的“削平藩镇”的大事,一件都没成。这话里有自嘲,有遗憾,还有点无奈——就像人们回忆年轻时候,也会说“那时候光顾着玩了,正事没干成”,特别真实。
杜牧的抒情诗,好就好在“不装”。他不把自己塑造成“完美君子”,也不故意卖惨,开心就是开心,后悔就是后悔,难受就是难受。这种“真实”,在晚唐那些爱写“无病**”的诗人里,显得特别可贵。
写景诗:不是光写美,景里藏着人生劲儿
开头说的“停车坐爱枫林晚”,其实只是杜牧写景诗的“冰山一角”。他的写景诗不光画面美,还藏着他的人生态度——不是单纯地“看风景”,是借风景说想法,读着美,品着有劲儿。
先看《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你以为他就是觉得枫叶好看,才停车?不对!晚唐那会儿,很多诗人写秋天都透着一股“悲凉”,比如“万里悲秋常作客”,可杜牧偏不。他写的秋天,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经了霜的枫叶,比春天的花还红、还艳!
这哪里是写枫叶?是写他人生态度:就算身处晚唐这个“寒冬”,就算理想没实现,也不能消沉,要像枫叶一样,经点挫折反而更有劲儿、更出彩。这种积极向上的劲儿,在晚唐的“悲秋”诗里,就像一束光,特别亮眼。
再看《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写江南春天,画面感绝了——千里之外都是黄莺叫,绿树红花相映,水边的村子、山上的城郭,酒旗在风里飘;还有南朝留下的几百座寺庙,在烟雨中若隐若现。读着这首诗,就像打开了一幅江南春画,连风的味道、雨的湿气都能感觉到。
杜牧不只是写春景。“南朝四百八十寺”是有说法的——南朝的皇帝信佛,建了好多寺庙,花了好多钱,最后国家还是亡了。他写这个,是在提醒晚唐的皇帝:别学南朝,光靠信佛、盖寺庙没用,得好好治理国家,不然再美的风景,也保不住。
杜牧的写景诗,从来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他的景里,有他的心情,有他的想法,还有他对国家的关心。这种“景中有情、情中有思”的写法,让他的写景诗比一般的“风景照”有深度多了。
《阿房宫赋》:一篇古文,骂醒晚唐的“糊涂蛋”
除了诗,杜牧的古文也厉害,最有名的就是《阿房宫赋》。这篇文章不光是千古名篇,还是杜牧“借古讽今”的“升级版”——他写秦朝的阿房宫,其实是在骂晚唐的统治者,一点都不绕弯子,骂得又狠又有文采。
阿房宫是秦始皇建的,据说大得能住几万人,里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