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韩愈:贬官也能玩出花!  走入唐宋诗词的河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五十七章 韩愈:贬官也能玩出花! (第1/3页)

    公元817年的春天,长安曲江池边,刚从贬谪地回来的韩愈,拉着张籍的袖子往酒肆走去。刚下过一场小雨,空气里飘着花香和泥土的味道,曲江水涨得满满当当,岸边的花树开得热热闹闹,粉的、红的、白的,像给曲江镶了圈花边。

    “老张,你看这景色!白居易那小子居然说‘忙’,忙个屁!”韩愈指着满池春色,嗓门比平时还大,眼里闪着光——哪还有半点“贬谪归来”的颓丧,活像个发现糖罐子的小孩。

    张籍笑着说他:“老韩,你小声点!人家白居易说不定真有公务,再说了,咱俩喝也一样。”

    “不一样!这么好的春景,少个人凑趣多没意思!”韩愈说着,就招呼酒肆老板上酒、上小菜,还掏出纸笔,借着酒劲写了首《同水部张员外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你看这老韩,都五十岁的人了,还跟朋友耍小脾气,就是这份“不装”,这份对生活的热乎劲,让他在仕途坎坷里,硬是活出了另一番“审美人生”——和朋友交游唱和,看长安早春,把苦日子过成了诗。

    铁哥们张籍:从“诗友”到“饭搭子”,日子再苦也能笑出声

    韩愈这辈子,朋友不算多,但个个都是“铁瓷”,张籍就是头一个。这俩人认识的时候,都还是没成名的穷小子,在长安租同一处院子,挤在一个屋檐下,一起啃干馒头,一起熬夜写诗,一起吐槽科举难考。

    那时候韩愈考“博学宏词科”,考一次落一次,整天愁眉苦脸。张籍就拉着他去长安街头逛,买个胡饼,啃着边走边说:“老韩,别愁了!考不上就考不上,咱们写诗也能活!你看这长安的街,这来往的人,都是咱们的素材!”

    韩愈被他逗乐了,跟着他逛,看着街边卖花的姑娘、耍杂耍的艺人、挑担子的小贩,心里的愁绪一下子散了不少。回到院子,他拿起笔,写了首《长安交游者一首赠张籍》,里面说

    “长安交游者,贫富各有徒。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

    ——意思是“长安的朋友多,可只有你,不管我穷富,都能陪我玩,陪我乐”。

    后来俩人都当了官,还是天天黏在一起。韩愈当监察御史,张籍当水部员外郎,上班离得近,下了班就一起喝酒、聊诗、逛长安。韩愈喜欢吃,尤其爱吃长安的胡饼、羊肉羹,每次发现好吃的小馆子,第一时间就喊张籍:“老张,新开的那家胡饼店,馅里加了羊肉,绝了!快跟我去尝尝!”

    张籍哭笑不得:“老韩,你能不能有点当官的样子?整天就知道吃!”嘴上这么说,脚却很诚实,跟着韩愈就走。俩人坐在小馆子里,就着胡饼喝小酒,聊最近写的诗,聊朝堂上的事,聊百姓的苦,有时候聊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

    韩愈第一次被贬阳山,临走前,张籍拉着他喝了一夜酒,把攒的钱都塞给他:“老韩,到了阳山别委屈自己,多买点吃的,照顾好自己。有事就写信,我给你寄书、寄吃的。”

    韩愈接过钱,眼圈红了:“老张,还是你懂我。等我回来,还跟你一起吃胡饼、喝小酒。”

    在阳山的几年,韩愈最盼的就是张籍的信。信里有长安的消息,有张籍写的诗,有时候还会夹着几张胡饼的方子——张籍知道韩愈爱吃,特意问了胡饼店老板,写下来寄给他。韩愈看着信,就着阳山的糙米饭,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后来韩愈被贬潮州,走的时候没来得及跟张籍告别,到了潮州第一件事就是写信给张籍,吐槽潮州的天气热、蚊子多,还说“这里的鱼挺鲜,就是没你陪我一起吃”。张籍收到信,赶紧回信:“老韩,忍忍,等你回来,我带你去吃最好的羊肉羹!”

    这就是韩愈和张籍的友情——不是什么“君子之交淡如水”,是“饭搭子之交浓如酒”,是不管你穷富、不管你贬到哪,都能陪你吃、陪你玩、陪你吐槽的铁哥们。有这样的朋友,就算仕途再坎坷,日子也能过出乐子来。

    曲江春游:等不来白居易,那就写诗“怼”他,春景不能浪费

    公元817年,韩愈从贬谪地回到长安,当了国子博士,虽然官不大,但总算能留在长安,和朋友们团聚了。这年春天,长安下了几场小雨,曲江池的景色美得不像话,韩愈心痒难耐,第一时间就喊张籍、白居易一起去春游。

    张籍一口答应,白居易却派人来说:“最近公务忙,去不了,你们玩得开心点。”

    韩愈一听,不乐意了:“忙?他能有啥忙的?肯定是偷懒在家睡大觉!”嘴上这么说,还是拉着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