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剑啸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七章 (第1/2页)

    澶州盟与薯香互市:一纸约换百年暖

    至道三年的秋风卷着落叶,落在紫宸殿的红薯炉上。赵恒捧着那块磨得发亮的焦红薯皮,听内侍念完太宗遗诏,指尖反复摩挲着皮上的纹路——这是皇叔传给他的信物,也是大宋的根。

    “陛下,老李烤了蜜心薯,说先帝当年就爱这口。”范质的声音带着颤,案上的烤薯还冒着热气。

    赵恒接过红薯,咬下一口,甜香漫开却压不住心头的沉。刚继位,北境的急报就堆成了山,辽军频频扰边,百姓的红薯田被马蹄踏得稀烂,转运使的奏折里满是“薯苗尽毁,民无存粮”的字句。

    “传寇准。”赵恒放下红薯,把焦红薯皮揣进怀里,“朕要听听他的法子。”

    寇准刚进殿,就闻见红薯香,见新帝盯着地图发愁,直言道:“陛下,辽军虽凶,却怕民心不齐。当年太祖用红薯暖民心,太宗用红薯稳军心,如今咱们该让红薯香飘到边境去。”

    这话点醒了赵恒。他当即下旨:让石守信的儿子石保吉押送十万斤红薯干赴北境,再派农技官教边民在堡垒旁种薯——“堡垒挡得住刀枪,红薯田才挡得住饥荒。”

    可辽军的攻势越来越猛,景德元年冬,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直逼澶州。朝堂上吵成一团,有人喊着南迁,有人要拼命,寇准却拉着赵恒的袖子:“陛下亲征!太祖当年揣着红薯皮能定天下,您带着红薯干也能稳住澶州!”

    出发那日,汴梁百姓捧着烤红薯送行,老李把个小火炉塞进御驾:“陛下,冷了就烤块红薯,暖身子,也暖人心。”

    澶州城头,赵恒望着城下黑压压的辽军,手心冒汗,摸出怀里的焦红薯皮才稳了神。宋军见皇帝亲至,士气大振,一箭射杀辽军主帅萧挞凛。辽军阵脚大乱,却仍不肯退——他们盯着宋军的粮车,以为里头藏着奇珍异宝。

    夜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