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第2/3页)
对着焦红薯皮许愿:“愿此薯丰收,中原光复。”
四月,北伐诏令悄然下达。八万宋军分两路北上,粮车中一半装的是糙米,一半是晒干的红薯干——按照老赵的法子,红薯干磨成粉掺进粥里,能顶三天口粮,比运米省了大半运力。李显忠一路顺利攻克灵璧,虹县守将见宋军兵士啃着红薯干作战,竟主动开城投降:“当年岳将军的薯种救过俺们,如今你们带着薯干来,定是为百姓打仗!” 宿州城下,宋军借着红薯干撑过三日急攻,终于攻破北门,捷报传到临安,孝宗正烤着新薯,甜汁滴在案上,晕开小小的喜字。
可庆功的烤薯还没凉透,裂痕已在军中蔓延。邵宏渊因虹县战功不归己,对李显忠心怀怨望,又在宿州府库赏赐时闹起纠纷——李显忠把缴获的银钱分给亲信,却只给兵士们发了些红薯干,邵宏渊在旁煽风点火:“卖命打下来的城,倒不如半袋薯干金贵?” 军心渐渐浮动,没人留意老赵送来的新薯苗还在营外晒着,叶片已被烈日烤得发蔫。
金将纥石烈志宁率十万大军反扑时,李显忠在城头苦战,邵宏渊却按兵不动,还扯着嗓子喊:“大热天披甲打仗,不如躲凉棚啃薯干!” 当夜,宋军自溃,军粮车被烧得噼啪作响,红薯干的焦香混着烟火飘出城外。老赵在乱军中抢出半袋薯种,见邵宏渊的部下踩着薯苗逃跑,气得捶胸:“这哪是败于金兵,是败于自己的心!” 李显忠望着火光中的宿州城,攥紧怀里半块烤薯,泪砸在焦黑的薯皮上:“老天未欲平中原啊!” 这便是震碎南宋朝野的“符离之溃”。
败讯传到临安,孝宗正对着刚收的红薯发呆。张浚抱病入朝请罪,老李跌跌撞撞冲进宫,把焦红薯皮放在案上:“陛下,薯种没绝,民心没散,怎能就这么罢了?” 可主和派早已抬头,汤思退拿着金国的议和条件逼宫,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