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  剑啸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十六章 (第2/3页)

这后生垦荒种薯!”

    军民合力在滁州城外开出百亩薯田,小赵教兵士们用踏犁翻地,用粪肥催苗——这是宋元年间传下来的法子,能让薯苗在贫瘠土地上扎根。可金兵来得比薯熟更快,完颜合达的铁骑踏平了城郊薯垄,刚挂果的红薯被马蹄踩得稀烂,焦香混着泥土味飘满战场。

    “拿红薯干来!”孟珙在城头大喊。兵士们摸出怀里的薯干,就着雨水吞咽,竟凭着这口甜劲守住了城池。小赵在城楼上看得真切,金兵阵里也有饿疯的兵士,偷偷挖田埂边的薯藤啃食,那是被他们抢去的百姓口粮。

    此消彼长间,战局渐明。金宣宗腹背受敌,蒙古兵在北方烧了他的粮仓,南宋又断了岁币,金军的粮道早被孟珙掐断,只能靠劫掠薯田苟延残喘。这年秋,孟珙在枣阳大败金军,阵前挑着缴获的红薯干喊话:“你们的皇帝保不住薯田,还保得住你们吗?” 金兵阵中响起哗变,不少人扔下兵器,要跟着宋军种薯活命。

    消息传到临安,史弥远却在府中设宴。蒙古使者带着马奶酒来访,席间递上盟书:“我朝愿与宋夹击金国,灭金后,河南归宋。” 史弥远盯着盟书,又瞥了眼案上的烤红薯——那是小赵托人送来的新薯,甜香扑鼻,却暖不了他的私心:“可,容我三思。”

    老赵此时已逃到江南,在临安城外开垦了片荒坡种薯。夜里烤薯时,总能看见北方来的流民在坡下徘徊,他们怀里都揣着不同的薯种,有淮西的蜜心薯,有中原的黄皮薯,还有西夏传来的耐旱种。“赵伯,金兵退了吗?” 流民问。老赵指着炉里的炭火:“金兵快完了,可新的豺狼说不定更狠。薯种留好,走到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