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七章  剑啸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十七章 (第1/3页)

    崖门潮吞宋旗赤:种沉沧海,根入蛮荒

    咸淳九年的冬雪,落在襄阳城头时已带了血腥味。小赵蜷缩在城根的破庙里,怀里的焦红薯皮被体温焐得发烫——这是父亲老赵临终前塞给他的,说这皮上有岳将军的炭痕,有太祖的薯香,比玉玺还金贵。庙外传来元军的炮声,震得房梁落灰,他摸出布包裡的薯种,颗颗饱满,是从两淮带出来的最后一批耐寒种,原本要送去福州,却被元军的围城困在了襄阳。

    “后生,有吃的吗?”一个伤兵拄着断枪进来,铠甲上的血冻成了冰。小赵掰了半块红薯干递过去,那是他省了三天的口粮。伤兵狼吞虎咽地嚼着,眼泪突然掉下来:“城裡早没粮了,吕将军让士兵煮铠甲吃,百姓们易子而食,这薯干比黄金还管用啊!” 小赵心头一紧——他跟着张贵的民兵队来送援,船刚靠岸就被元军的火攻打散,满船的薯种只剩怀里这半袋,还有张顺将军死前塞给他的字条:“薯种在,襄阳在。”

    这夜,小赵跟着张贵的残部摸向城头。襄阳围城已第六年,元军的回回炮把城墙轰得满是缺口,城外的薯田早被踏成了战场,只有城角偷偷种的几株红薯,藤蔓在雪地里倔强地伸着。吕文焕站在城楼上,望着元军阵里的炮口,声音嘶哑:“张顺殉国了,张贵被俘了,援军在哪?” 小赵挤上前,扯开布包亮出薯种:“将军,这是耐寒薯种,埋在城裡的荒地上,三个月就能收!只要有薯,就能守!”

    吕文焕盯着薯种,突然笑了,笑裡全是苦涩:“三个月?元军的炮明天就要轰开城门了。” 他摸出块焦黑的薯皮,是当年岳家军在鄂州种过的品种,“我爹当年跟着岳将军种薯,说红薯能养兵,可如今……” 话没说完,回回炮的轰鸣突然响起,城牆塌了一大片,碎石砸在薯种上,溅起细小的泥花。

    城破那天,小赵在乱军中被元军砍中了胳膊,他死死抱着薯种滚进壕沟,看着吕文焕举着降旗走出城门。元军进城后烧杀抢掠,城角的红薯藤被马蹄踏断,小赵趁乱爬起来,跟着逃难的百姓往南跑,怀里的薯种沾着血,焦红薯皮硌得胸口生疼。他想起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