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袋 (第1/3页)
第七章将聚焦于陈凡从赵虎储物袋中获得的资源,以及他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创造”。
第七章 储物袋里的世界
回到那间四面漏风的破旧小屋,陈凡反手插上门栓,屋内顿时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稀疏的星光勉强透入。他并没有点燃油灯,对于他而言,微弱的光线已足够视物,黑暗反而能提供更好的掩护。
他盘膝坐在冰冷的板铺上,这才将那个从赵虎身上取来的灰色储物袋拿在手中。
储物袋,修士最基础的装备,内含须弥空间。对于无法动用灵力的陈凡而言,这本应是无法开启的禁忌之物。但陈凡的脸上没有丝毫为难之色。
在他的“洞察”视野下,储物袋表面那些细微的、用于识别主人灵力波动的符文结构,如同电路板上的加密芯片一样清晰可见。这并非无法破解的绝对防御,只是一个基于特定能量频率的“锁”。
“结构不算复杂,能量层级很低……核心识别符文有三个节点,利用灵力共振原理……那么,反向推导,模拟一个反向的、低强度的能量脉冲,应该可以造成短暂的识别混乱……”
陈凡低声自语,大脑飞速运转。他无法产生灵力,但他可以利用物理现象模拟出近似的能量效应。
他拿出之前从腐骨沼提炼出的那几块“沉星铁”金属锭,又找出几段韧性极佳的兽筋和之前收集的、具有微弱能量导性的矿石薄片。他的双手在黑暗中灵巧地动作起来,如同最精密的机床,利用一块边缘锋利的石片,开始在沉星铁上刻画极其细微的凹槽,并将兽筋和矿石薄片以特定方式连接、固定。
这不是炼器,更像是在组装一个精密的物理仪器。
半个时辰后,一个巴掌大小、结构古怪、由沉星铁作为基座、镶嵌着导能矿石、以兽筋作为传导媒介的简陋装置完成了。它看起来像是个拙劣的儿童玩具,毫无灵光。
陈凡将装置的一个触点小心翼翼地对准储物袋的符文核心节点,另一只手则拿起一块表面光滑的鹅卵石,开始用一种特定的频率和力度,轻轻敲击装置的另一个触点。
“哒…哒哒…哒…哒哒哒…”
敲击声轻微而富有节奏。这不是随意敲打,而是在通过振动,将一种模拟特定灵力波动频率的机械能,传导至导能矿石,再经由沉星铁基座放大和聚焦,最终作用于储物袋的识别符文。
一次,两次……十次……
陈凡的心神完全沉浸在这种精密的“解码”过程中,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对控制力的要求极高,频率、力度稍有偏差,都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触发储物袋的自我保护机制(如果赵虎的袋子有这种高级功能的话)。
突然,储物袋表面微不可察地闪过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光晕,随即沉寂下去。
陈凡停下了敲击,尝试着将意念集中,如同拉开一个普通布袋的抽绳一般,轻轻一扯。
“开了。”
他的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储物袋的禁制,被这种近乎物理黑客的方式,暂时绕过了。
意识探入袋中,一个约莫立方米大小的灰蒙蒙空间呈现在他“眼前”。空间里杂七杂八地堆放着一些东西:
几十块下品灵石,散发着微弱的灵气波动。
几瓶最基础的“聚气丹”、“回春散”,品质低劣,丹毒明显。
几本兽皮封面的书籍:《青云炼气诀(基础篇)》、《低阶法术概要(火球术、轻身术)》、《常见药草图解》。
一些杂七杂八的材料:低阶妖兽的皮毛、骨骼,几块常见的金属矿石。
还有几套换洗的青云宗外门弟子服饰,以及一些金银俗物。
这就是赵虎的全部家当,一个底层外门弟子的典型配置,寒酸得可怜。但在陈凡眼中,这却是一座宝藏!尤其是那些灵石和基础功法典籍!
他首先将灵石全部取出。灵石,这个世界的能量货币,其内部蕴含着稳定而纯净的灵气。修士可以直接吸收,但陈凡不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灵石对他无用。
“高纯度能量结晶……结构稳定……能量释放可控……” 陈凡拿起一块下品灵石,在手中摩挲着。在他的视野里,灵石内部那有序排列的能量结构,如同另一个世界的标准电池。“无法直接利用其灵气,但可以将其作为……能源。”
一个大胆的构想在他脑中形成。他无法修炼,但或许可以制造一个能够利用灵石能量的“设备”!比如,一个能够发出高强度热能或激光的“工具”?或者,一个简易的防护力场发生器?
这个想法让他心跳微微加速。这将是真正意义上,跨越能量壁垒的第一步!
他又拿起那几本功法典籍,快速翻阅起来。虽然内容粗浅,但却是了解这个世界主流修炼体系最直接的窗口。他看得极快,几乎过目不忘,大脑同时高速分析着其中的逻辑。
“《青云炼气诀》,效率低下,灵力运行路线存在十七处可优化节点,对经脉负荷不均……《火球术》,能量凝聚方式粗糙,逸散率超过百分之四十,结构不稳定……《轻身术》,对引力场和空气阻力的利用方式原始……”
片刻之间,这些被普通外门弟子奉为圭臬的典籍,已被他剖析得淋漓尽致,并找出了无数“漏洞”和“优化方案”。他甚至已经开始在脑中构建更高效、更安全的替代模型。
最后,他检查了那些丹药,只是闻了闻,便判断出成分和炼制手法的粗劣,随手放在一边。倒是那些低阶妖兽材料和金属矿石,或许在以后的“制造”中能用得上。
清点完收获,陈凡将大部分东西放回储物袋(只留了几块灵石和《低阶法术概要》在外面),然后开始处理那个被破解的储物袋。他小心地抹去了自己刚才暴力破解时留下的所有能量痕迹(主要是物理振动残留),并利用沉星铁的屏蔽特性,制作了一个极薄的内衬,将储物袋原有的识别符文部分包裹起来,使其对外界的灵力探测变得更加不敏感。
这样一来,只要他不主动在大庭广众之下使用,这个储物袋暂时就是安全的。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近黎明。
陈凡没有丝毫睡意,反而精神奕奕。他拿起一块下品灵石和那本《低阶法术概要》,目光落在了最简单的“火球术”模型解析图上。
“能量引导……结构塑形……稳定与控制……” 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冰冷的地面上划动,勾勒出一个个复杂的几何图形和能量流动方程式。
他无法施展火球术,但他或许可以……造一把枪。
一把不需要灵力,却能发射出类似火球术能量攻击的……枪。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如同野草般在他心中疯长。
知识就是力量。而此刻,他手中终于握有了将知识转化为力量的……第一块“矿石”。
黎明前的黑暗中,陈凡的眼中,闪烁着如同星辰般冰冷而坚定的光芒。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正在他脚下,缓缓铺开。
(第七章 完)
第八章将聚焦于陈凡的第一次“创造”尝试,以及小石头突破后带来的微妙变化。
第八章 蚀刻灵纹
接下来的日子,陈凡的生活看似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劈柴、挑水、完成杂役,沉默寡言。赵虎果然如惊弓之鸟,远远看到陈凡便绕道走,甚至不敢与他对视,仿佛那晚的阴影依旧笼罩着他。杂役区恢复了表面上的秩序,只是暗地里,关于小石头突破炼气一层的消息,还是如同水面的涟漪,悄然扩散开来。
一个资质低劣的杂役竟能突破,这在外门底层引起了一些小小的议论。有人认为是小石头走了狗屎运,得了什么机缘;也有人猜测他可能身怀某种不为人知的天赋。负责管理杂役的那位外门执事,在确认小石头确实踏入炼气一层后,也只是例行公事地记录在册,并未过多深究。毕竟,炼气一层的杂役,依旧是底层,只是从“凡人杂役”变成了“修士杂役”,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依旧要干最累最脏的活。
然而,对小石头而言,这却是人生的巨变。他正式脱离了凡胎,拥有了微末的神通,虽然只是能让身体轻健些,力气大些,但已是云泥之别。他对陈凡的感激之情无以复加,修炼陈凡改良后的功法更是勤勉不辍。
陈凡对此乐见其成。小石头的存在,像是一个活生生的实验样本,验证着他对于这个世界修炼体系优化思路的正确性。同时,一个拥有一定自保能力的“助手”,也能帮他分担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让他有更多时间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
他的“研究”重点,已然放在了那几块下品灵石和“火球术”的原理上。
夜深人静,油灯如豆。
陈凡面前的工作台上(其实就是一块相对平整的石板),摆放着几块下品灵石、那些从腐骨沼提炼的“沉星铁”锭、以及一些打磨好的导能矿石片和兽筋。旁边,还摊开着那本《低阶法术概要》,火球术的灵力运行图谱被他用炭笔在旁边进行了大量的注释和修改,布满了各种箭头、公式和能量流方程。
“直接模拟火球术的能量结构,需要精确的灵力控制,此路不通。”陈凡凝视着图谱,指尖轻轻敲击石板,“必须转换思路……将灵石视为能源,设计一个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
他的构想,是一个单发的、一次性的“灵能脉冲装置”。核心在于如何安全、可控地将灵石内的能量引导出来,并塑形成具有破坏力的脉冲。
“关键点一:能量提取。不能直接破坏灵石结构,那样会导致能量瞬间失控爆炸。需要一种温和的‘撬动’方式……”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些导能矿石片上。这些矿石虽然导灵性远不如专门的导灵材料,但胜在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他选择了一种结构最稳定、杂质最少的薄片,开始用磨尖的沉星铁碎屑,在其表面刻画极其细微的纹路。
这不是阵法符文,而是他基于对电磁感应和压电效应的理解,设计的微型“能量感应线圈”和“触发开关”。纹路细如发丝,要求精度极高,稍有偏差便会失效。陈凡全神贯注,呼吸近乎停滞,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凝聚在指尖,动作稳定得如同机械。
“关键点二:能量塑形与聚焦。提取出的能量是发散的,需要约束和定向……”他拿起一小块沉星铁,开始小心翼翼地将其内部掏空,打磨成一个一端开口、内壁极其光滑的喇叭状圆筒。沉星铁对能量波动的天然微弱屏蔽和反射特性,正好可以用来约束能量流的方向。
“关键点三:稳定与控制。必须确保能量脉冲在离开‘枪管’前保持稳定,避免在装置内部爆炸……”他在“枪管”内部特定位置,又镶嵌了另外几片刻有不同纹路的导能矿石片,构成一个简单的“谐波稳定器”,这是他根据声波共振原理进行的跨领域应用。
这是一个极其繁琐和考验耐心的过程。没有现代工具,全靠双手和简陋的磨石、刻刀。失败是家常便饭。一块导能矿石片因为刻画时力度稍大而碎裂;一个“枪管”因为内壁打磨不够光滑导致能量模拟测试(用微弱静电代替)时发生散射……
陈凡没有丝毫气馁。每一次失败,都是宝贵的数据。他不断调整着纹路的深度、角度,“枪管”的曲率,各个部件的连接方式。汗水浸湿了他的额发,手指被锋利的边缘划出细小的伤口,但他浑然不觉。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一个造型极其古怪的“装置”终于成型了。
它大约一尺长,通体由暗沉的沉星铁构成,形状像一根粗短、带有握柄的怪异喇叭。喇叭口细小,尾部稍粗,上面镶嵌着几片布满细微纹路的矿石片,用兽筋和一种耐热的树脂牢牢固定。整体看起来毫无美感,甚至有些丑陋,更像某个原始部落的拙劣工艺品,没有一丝一毫的灵光波动。
陈凡深吸一口气,将一块下品灵石,小心翼翼地塞进了装置尾部一个预留的卡槽内。灵石嵌入的瞬间,他敏锐地感觉到,装置内部那些刻画的纹路似乎微微发热,与灵石之间产生了一种极其微弱的能量耦合。
成败在此一举。
他走到屋角,那里堆放着一些他平时练习用的、硬度较高的石块。他将装置那细小的喇叭口对准其中一块石头,然后,按照自己设计的触发机制——并非按钮,而是需要用一个特定频率的轻微振动来激活——他用指甲,在装置握柄某个特定位置,轻轻一弹。
“嗡……”
一声几乎微不可闻的低沉嗡鸣响起。装置表面的导能矿石片瞬间亮起一道微弱到极致的白光,随即熄灭。
与此同时——
“咻!”
一道只有小指粗细、亮白色的炽热光束,从喇叭口疾射而出!速度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
“噗!”
光束精准地命中了对面的石块,没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只有一声轻微的、如同烧红的烙铁放入水中的声响。石块被命中的位置,出现了一个深达寸许、边缘光滑、呈现出熔化结晶状的小洞!洞口周围的石头也被高温灼得一片焦黑!
成功了!
陈凡走上前,仔细检查着那个小洞。破坏力集中,穿透力强,附带高温灼烧效果。虽然威力远不如炼气中期修士全力施展的火球术,但比起普通炼气三层修士的火球,恐怕在穿透力和能量利用率上犹有过之!最重要的是,它无需灵力驱动!
看着手中这个冰冷、粗糙、却蕴含着另一个世界智慧结晶的“灵能脉冲器”,陈凡平静的眼眸中,终于泛起了一丝波澜。
这不是法术。
这是科学。
这是……属于他陈凡的“道”!
他将这个简陋却意义非凡的装置命名为——“蚀刻”。
蚀刻灵纹,亦将蚀刻这既定的天道!
他将“蚀刻”小心拆卸,部件分别藏好。这次成功的实验,验证了他的道路可行性。接下来,就是优化威力、提高安全性、尝试连发可能,以及……思考如何将这种力量,与这个世界的材料、乃至规则,更深入地结合起来。
窗外,晨曦微露。新的一天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