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淮南搞了个大新闻 (第1/3页)
诸葛亮在信里,首先说了一下他在关西的近况。
西胡突然闹事,起因确实是马超的病逝。
但以黄权和吴懿等人的手段,不至于酿成大患。
所以在迅速平地胡乱之后,诸葛亮立即追查事件起因,最终源头却指向千里之外的幽并二州。
具体来说,很可能与那位在幽州待了快两年的曹魏抚军大将军司马懿有关。
是不是某种声西击东的策略不好说。
但肯定不能大意。
只是诸葛亮此刻远在河西,鞭长莫及,只能提醒麋威这边多加提防。
至于人事方面,马超去后,长安不打算再设置名位极重的凉州牧。
所以让领金城太守的镇西将军黄权,改领凉州刺史,假节。
又以骑都尉马岱为金城太守,继续配合黄权和吴懿两位大将镇守凉州的羌胡,维持西域道路畅通。
除了关西的人事,诸葛亮还谈及河洛的人事。
但这方面,他充分尊重关、张、麋三将的意见,只列出他认为合适的人选,分析他们的优缺点,然后让三将视情况决定。
最终麋威三人一番商议。
决定举荐车骑将军长史蒋琬为河南尹。
裨将军马忠为洛阳令。
选这两个人,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张飞今后将长期坐镇洛阳。
因为张飞除了车骑将军之号外,还一直兼领司隶校尉的官职。
而在长安划归雍州之后,洛阳便成了司隶的唯一中心。
既已收复了洛阳,张飞本身名位够高,身体也还算健康,那这个坐镇洛阳的人选只能是他。
正好蒋琬这些年与他配合默契。
而马忠在落到麋威夹带之前,早就是张飞在巴西治下的汉昌县长。
各方面都算合适。
这三个最重要的人选一定,其他安排也就顺理成章。
说完内治的事,接下来就是关于东吴。
但这个事诸葛亮就没有直接写在信里面。
而是让诸葛乔代为转述。
麋威:“丞相认为你堂兄的忧虑不无道理,所以命你南下观望?”
诸葛乔点点头,道:
“我堂兄说,江东这几年内治算还算清明,但上下普遍有安于现状的风气,疏于武备。”
“一旦遭逢不测,恐有倾覆之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