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8章 长久之计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38章 长久之计 (第1/3页)

    麋威得知扬州军情,已经到了当年的四月中旬。

    他首先当然是惊讶的。

    但不是惊讶于吴国的局势骤然糜烂。

    按照他前世浅薄的认知,这东吴建国之后的军事实力若有一石,那陆逊父子独占八斗,朱然占一斗,余者共分一斗。

    如今陆逊的八斗不在,东吴打成这个样子不是理所当然。

    他真正惊讶的是。

    陆逊居然因为交州士徽那点破事给牵扯在岭南了。

    而且很可能是他本人带来的蝴蝶效应。

    前世东吴收拾士徽,一个交州刺史吕岱就绰绰有余。

    连步骘都不必惊动的,更何况是陆逊?

    但不论如何,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作为距离江东最近的汉室大将,他必然要作出反应。

    救还是不救?

    如果救,怎么救?

    需要调度哪一部人马?

    又要从哪个方向去救援?

    这一战虽然发生在国境之外。

    但其得失,关乎今后淮南江左的格局,继而又影响今后季汉一统天下的进程。

    不能不谨慎考虑。

    首先,第一个问题。

    麋威跟左右商议一番,很快就有了结论。

    必须救援东吴。

    原因有两条。

    首先,江东孙氏一直是盟友。

    尽管是个有重大污点的盟友。

    但在对方已经主动称臣的前提下,不去救援,不符合道义。

    其次,正如麋威早前跟诸葛乔分析的那样。

    江东独特的地理环境,就跟益州一样,十分适合割据政权长期存在。

    一旦被魏人占去,将来难保会留下长久的后患。

    而且不同于只剩下半条长江防线的吴国。

    淮南的魏军,还同时保有淮河以南,大江以北的大片水网纵横的区域。

    江淮兼得,那就是一个标准的南方割据政权的形态。

    后患无穷。

    除此以外,一旦这次救援成功,季汉就能顺手插足江东的事务。

    之后不管是讨论孙氏封爵的问题,还是搞些分化拉拢,安插眼线的操作,都容易得多。

    就连交州的士氏,说不定都能一并归化。

    毕竟后者已经有了这个意向。

    只是早前碍于刘孙两家的盟约,长安方面没敢直接答应而已。

    总之,出于长远利益的考虑,有必要就要救援东吴。

    所以接下来的关键是:怎么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