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8章 长久之计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38章 长久之计 (第2/3页)

    这个问题,麋威的部下有所分歧。

    有人认为直接去扬州路途太远,而且已经失了先机。

    不如改行围魏救赵之策,就近进攻许昌、谯县,以将曹洪等人吸引回来。

    然后凭借以逸待劳的优势,一举将其歼灭于颍、汝之间,以彻底肃清河南之地的魏军。

    持这个观点的都是麋威的方城旧部,如寇封、向宠、王平。

    麋威知道这些人在本地经营日久,自然是不愿意劳师动众远行扬州,为别国作战的。

    至于另一部分人则持相反观点。

    认为曹魏在洛阳失守之后,已经主动往东收缩。

    单凭进攻许昌、谯县二地,未必能将曹洪主力吸引回来。

    说不定人家早就打算割据江淮自立了呢?

    而且就算成功击败曹洪,不还有一个朱灵已经打到建邺城下了吗?

    对方没道理放弃近在眼前的建邺,然后不远千里跑来救援许昌的吧?

    这明显违背基本的军事逻辑。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速速南行,然后尽发荆州兵马,顺江而下救援建邺。

    而持有这个观点的,自然是与颍汝牵扯不深的荆州系官员,比如廖化、邓芝、张裔、吴班、陈式。

    他们虽未直接前来,但都派遣佐吏来麋威这边请示。

    当然,分歧归分歧。

    以麋威如今的威望,只要他做了决定,部下诸将都不敢违背。

    所以对于麋威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寻找到一条更符合己方利益,且成功率更高的救援道路。

    麋威看了一圈,发现还有一个利益相关方未曾发言。

    诸葛乔。

    说起来,在麋威守孝期间,诸葛乔已经被提拔入台阁,担任尚书郎。

    这次南行,本身是作为刘禅的使者,有权参议针对东吴的事务。

    但大概是顾忌到自身的来历,没有轻易启齿,沉默至今。

    直到麋威看来,方才说出自己的想法。

    一开口便是语出惊人:

    “吴王登已经无救。”

    “当前获得的消息,是半个月前的军情。而那时朱灵已经快打到建业城下,陆逊的人马却还远在交州。”

    “我等就算即刻发兵,怎么也得准备半月时间吧?”

    “再算上去往扬州的路程,则还有半月。”

    “这一合算,朱灵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围困、诱降建业,曹洪等人更是有充足的时间防备我军去救援,所谓围点打援。”

    “若路途上再有耽误,只怕去到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