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共筑巴别塔 (第1/3页)
老教授那句“这位同学见解独到”的肯定,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苏月白心里漾开圈圈涟漪,也在“宇宙之光”小组内部激起了微妙的化学反应。陆曦明顺势将那个临时起意的咖啡厅“研讨会”正式制度化,四人约定,每周课后都在“慢时光”碰头,美其名曰“学术交流”,实则成了他们固定的小团体活动。
他们的调研对象——那栋掩映在参天梧桐下的苏式老图书馆,像一位缄默的时光老人,红砖墙浸润了风雨,拱形窗棂沉淀着光阴。周六的首次实地考察,秋高气爽。
陆曦明装备齐全,单反相机、三脚架,甚至还有个唬人的手持稳定器,俨然一副专业导演架势。“同志们!”他挥舞着并不存在的场记板,“开工了!月白,你文笔好,负责记录建筑细节和你的感性感受!叶辰,你逻辑强,分析它的结构美学和空间逻辑!宁影,视觉担当,全景和细节素描就交给你了!我,负责全局调度、技术支持和……记录各位大师的工作风采!”他端起相机,不由分说先给每人来了张特写。
苏月白笑着摇头,拿出准备好的硬皮笔记本和录音笔,仰头细细打量着图书馆庄严的立面,阳光在她睫毛上跳跃。叶辰则更像一位严谨的侦探,他沿着图书馆基座缓慢踱步,手指偶尔拂过粗糙的砖缝,甚至蹲下身查看地基的排水孔,眼神专注得像在勘察案发现场。宁影早已寻了一处树荫,支开画板,铅笔在雪白纸面上游走,发出轻柔的沙沙声,建筑的轮廓、光影的切割,迅速在她笔下成型。
起初的工作节奏并不和谐。陆曦明像个充满电的机器人,一会儿凑到宁影身边,指着画稿惊呼“这里比例是不是有点问题?”(通常会被宁影用沉默和更坚定的线条驳回),一会儿又跑到叶辰旁边,追问“你说这楼当年建的时候,会不会有工人偷偷在里面刻下情书?”叶辰通常只给他一个“请保持安静”的眼神。苏月白不得不时常担任“秩序维持官”,温和地将这只躁动的“哈士奇”拉回预定任务:“曦明,西侧墙面的爬山虎形态很特别,你去拍些细节照片好吗?”
而叶辰的沉默和宁影的沉浸,起初也像两道无形的墙。叶辰习惯独立思考,提出的观点往往切中要害,但表述极其精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