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7章从昌平到汉东(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527章从昌平到汉东(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 (第1/3页)

    此举实为解汉东工业燃眉之急,助其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之关键一环,望华北局领导体察下情,予以批准为盼……”

    罗重文看完公函,眉头微微蹙起。

    他放下信函,又拿起那封标注着“亲启”的私人信件。

    这封信的笔迹是陈朝阳亲笔,语气也更加恳切,带着晚辈对老领导的尊重和推心置腹:

    “罗书记钧鉴:

    冒昧致信,扰您清神。

    汉东工业现状,百端待举,百业待兴,情况之复杂,困难之艰巨,远超朝阳初时想象。

    设备之老旧,技术之落后,管理之僵化,人才之凋零,几成痼疾。

    每每思及肩上重任,常感寝食难安,唯恐有负组织信任与人民期望。

    大兴煤矿一案后,省委寄予厚望,军民融合之构想甫一提出,便觉技术支撑实为最大短板。

    非有顶尖大才坐镇,不足以理清技术路径,不足以服众推行。

    思来想去,唯有郑春秋教授可担此重任。

    其在昌平之功绩,实乃理论与实践结合之典范。

    朝阳深知,郑教授于昌平,正如定海神针,关乎专区工业发展大局。

    此刻请调,实属不得已而为之,近乎‘挖墙脚’,心中万分愧疚。

    然汉东局面,若无强力外援破局,恐难有起色。

    朝阳一身兼数职,工业厅事务千头万绪,军事学院教学亦不敢懈怠,常感力有不逮,独木难支。

    恳请老领导念在汉东数百万民众福祉及国家工业布局之大局,割爱支持!

    郑教授此来,非仅为汉东,其经验与智慧,未来或可惠及整个华东乃至全国。

    临书仓促,不尽所言。

    翘首以盼您的理解和决定。

    陈朝阳 敬上”

    两封信,一公一私,将理由、困难、请求和情感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罗重文放下信件,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久久不语。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陷入了深思。

    他现在已然太清楚郑春秋的价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