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夏 第二章 我有外道术 (第1/3页)
吴量略做洗漱,便来到了中堂,只不过中堂明显不适合授课,于是“岳先生”便将地点换在了二楼昨日吴量读书时的楼阁阳台。
岳释见吴量已然来到,便张口开言。
“既然要拜我为师,那么你之所学无非就是‘修行’二字。修心、修力、修德,求学修德,著书修心,修力杀敌。那么,总战绩离不开天地间主流的修行大道--‘化神’,便是俗称的神念一道。‘化神’修行,神念一事,大不过‘心心念念’四个字。前后二心二念,我心非我心,我念非我念。”
吴量点头,示意自己尚且能够听的明白。
“你应当也知道,你的情况已经并不适合在‘化神’一道的修行,你的‘执念’早在幼年便已凝成,不可更改。故而,在我教导你之前,我尚有一问,需你回答。”
吴量面露惭愧和挣扎,最后只能转为释然。
岳释双目凝视着吴量,吴量恭敬作了一揖,道,“先生请问?”
“修行无常,变化万千。福祸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我既收你为徒,便是接了因果,因果一道,你尚年幼,无力辩驳,那便问你一个善恶之题,一探你的向道之心。”
岳释凝视吴量,缓缓开口。
“世人行为分善恶,利人为善,害人为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有些善并非人之五端恻隐发作,而是有心之举,有些恶也确非人之故意,无意为之。对此有人提出‘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并奉为阴间判官的考察功过的依据,那么你又如何看待‘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这便与学生的本质有关了,若是寻常百姓,孩童早慧能读书便是已经不可多得了,哪里有这种评论“道理”的能力?
吴量起身思索片刻,便开口道,仿佛刚刚只是在组织语言,而不是在想刚刚的问题。
“小子还年幼时便曾看到过这句话,只觉此言讲的不是很好,若是‘有心’为善便不对其奖励了,那么是否还有人真心去做善事?而这个‘有心’又该如何定义与界定?”
“如:有企图地寻求报酬,是为功利心。那么他已经得到报酬,便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就已经不再在意奖赏,可是他的确是做了善事,尽管他是心存携恩图报之意,可善举确实实实在在的,毋庸置疑的,难道不该对其奖励吗?”
顿了片刻,又道:“又或是此‘心’指的是‘本性’之义,便就是本性是‘善’,便可以理解为‘有善心’,此处明显就不是很贴切了。”
“又或是此心代表的是‘思虑、谋划’那么便就太苛刻了些,难道非要让人们遇到不幸事情,便什么都不思考,只因心中恻隐本能,便直接去救人吗?可是又有圣贤说过‘君子不救’,君子尚且‘不救’,我等不是君子的,不该像君子看齐吗?难道救人不该理智德救人吗?”
“若是如此这般,那么奖赏的岂不全是死人,运气好的至少也要残废?况且只因一时恻隐,置自身于险地,岂不是对家人朋友的不负责任?此等人又为何要去奖赏?”
“更有我曾别见一言:‘君子论迹不论心。’如此一来,当与‘有心为善虽善不赏’之言相矛盾?而依我之见,似乎‘论迹不论心’一言更加有理?”
“更何论‘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若是当街不小心撞翻了人家的包子摊,难道便可心安理得的说一句对不起,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事后还沾沾自得,觉得自己真是个好人,自己是无心的,可是还说了一句对不起,自己真是太过好人,简直是个谦谦君子!”
“如此这般,对吗?”吴量抬头凝视岳市,询问道。
岳释点头赞许,“有理。”
吴量见先生如此,便知自己勉强过关,作揖问道,“不知先生何解?”
岳释伸手轻按,示意吴量坐下,但是却并未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分析了吴量先前的说法,进行查缺补漏。
“首先,‘赏’之一字,不仅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