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第3/3页)
自己说有就有的,需要别人的认可。”李少强想了想,说,“至于你和老柴谁更有魅力,真不好下结论。打个比方,如果老柴是鹾簋,你就是糖罐;你们谁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得看饮食习惯不同的人们喜欢甜还是咸。”
“有道理!”景飞打了个响指,“老柴呢?”
“应曜和几个乳臭未干的新兵蛋子去找合适的伏击点,老柴放心不下,跟着去了。”
“怎么没叫上我?”
“叫你干吗?”
“教导他们呀。”
李少强冷笑了几声:“咱这伙人里有你一个弁髦法纪的已经够了,再让你教出几个来,不是浪费子弹吗?”
“啥意思?”
“旅座大开杀戒,把像你这样不听使唤的全‘突突’了。”
“你说得有道理。”景飞点着头说,“我觉得我哥最近有点变态,想发火,又不能堂而皇之;如果谁分不清时机地冲撞了,正好被他当成了下酒菜。”
“好比你吧。”李少强认真地说。
“去去去!”
李少强嘿嘿笑了笑。
景飞起身,揉着酸麻的屁股,说:“我去看看老柴,顺便观察观察他有什么我没有的魅力,学习学习。”
黄文举卖力地斸掘着。尽管只是刺刀,但潮湿的泥土互相牵扯,即使被挑起,依然拖拖拉拉的好大一块儿。不一会儿,几个可卧姿或蹲姿射击的散兵坑呈现在了烺烺的空气中。他们的侧面,隐藏在巉岏峭壁上的高进和王莽以及十几个士兵暴露出精度极高的枪口,等待着韦卓异诱导的追兵进入伏击点。
一千多人的防御方阵呈弯弯曲曲的弓状,蓄势待发;较为分散的队形构筑的火力网不可能密集和对敌形成压倒性优势,但适合射杀火力同样不够集中的追击队伍。这种只有临近的战友才能配合的作战,考验的是单兵素养。景腾对自己的士兵很有信心,经过战争的洗礼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的磨练,他们日渐强悍;他要求士兵尽可能地消耗弹药,对灌木丛和树木遮挡的敌人展开猛烈攻击,一来减轻了归途的负重,二是处在恶劣的环境,致敌受伤即意味着致敌慢性死亡。
凌乱的脚步践踏得弱小的植被遍体鳞伤。随着施暴者的离去,它们乘机从玷污它们的泥土里爬出。现实使它明白,只要有人断断续续地经过,磨难永不会停止,必须利用宝贵的时光休养,枕戈待旦接下来的好与不好,坚强地活下去。生命,扛得住信步闲庭的恬静如水,熬得了星驰电掣的血脉偾张。
经历过的成功或失败,可能改变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但不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青柳俊一直深信自己是最优秀的军人;优秀的军人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国家驰骋疆场、谋求最大化的利益,被屠戮的别国是生灵涂炭还是禾黍之悲,不必考虑。
逃兵鬼魅的撤离步伐让青柳俊惊诧异常。他不明白,穿戴破破烂烂的溃兵为什么总能在追兵瞄准射击前隐匿不见,又在追兵摸不着追寻的踪迹时昙花一现、反杀追兵。他从己方的几个惨遭决脰的士兵的伤口推测,对手的出击都是一刀毙命,没有给猎物呼喊的时机。
青柳俊所在的师团敢在狼性的日军中自诩“丛林战之王”,绝不是靠沽名钓誉的面子工程得来的。漂浮不定于严峻、复杂的原始森林,将盲目进入森林的中国士兵当作无足轻重的羔羊獮薙,足见其张狂得有底气。当手下的士兵在同一个地点倒下的越来越多,青柳俊终于意识到,不见圭角的溃兵已经显出熊罴之力,施展威风啦!他还不知道横亘在他面前的对手是中国军队王牌中的王牌、早已着手分析、研究和练习丛林作战的“丛林战之王”,更不知晓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早在淞沪会战时和他有过了一面之缘。
发出言语的号令会成为射杀的目标,双方士兵因此都以枪声为号——己方的子弹打到对方的阵地撼动了某些植被,头脑灵活的立刻补个几枪;冒险转移阵地的,都成为了众矢之的,被一通子弹招呼。
好胜的青柳俊不甘小小的阻拦停滞不前,既然中间突破是置自己于对手的火力覆盖之下,他随即改变了进攻方式,命令士兵猛攻两翼。但两翼的攻势依旧举步维艰,怪石嶙峋的一侧遭到了高进和王莽等士兵的顽强阻击,射来的子弹基本弹无虚发,给他们造成了惨重的死伤;另外一侧的攻势不仅难以推进,甚至还被机枪和掷弹筒招架得节节败退,最后只好缩向了居中的火力强大的重机枪和迫击炮的方阵死守。
日军所谓的武士道精神的确给了他们与鼓旗相当的对手狭路相逢时更胜一筹的勇气和决心,但并不适合任何场合;当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匹夫之勇只会大大增加自身的伤亡。
景腾平端着步枪,蹲在地上,左臂抵着粗壮的树干,朝动弹的植被、**的传出点和弓肩缩背转移阵地的敌兵射击。他没有被胜券在握的战局冲昏了头脑。他深知,密集的枪声,犹如散发着血腥的鲜肉,会召来更多嗜血成性的敌人,主动撤退,才是理智、清醒和智慧的体现。当找回优秀的军人只有在激烈的战斗中才能体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景腾心中的郁结顿时化为了乌有。对一切事物持有的泮然态度,可以使人轻松和理智。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深陷困境的急躁,是因为暗无天日的战局和对伤亡士兵的愧疚;从士兵们精神抖擞地跟他跨出国门的那一刻起,他无时无刻不在落想将他们以胜利者的角色带回国家,荣归故里……终究要低下失败者的头颅羞愧地回去了!输赢成败,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简简单单做到若无其事的。
端着轻机枪的两个士兵一前一后地护卫着景腾撤离,预示着激烈的伏击战即将收场;一阵猛烈的火力全开之后,中国士兵沿康文玉规划的路线,有序地退往了惠通桥。惠通桥下的怒江之水一泻千里,匆忙去寻找、完成原定之的彀。因为前流的披肝沥胆,后浪无怨无悔地紧随;它们深知,只有尽快走出山峦与山峦之间的偪窄,才能在坦荡的位置,美美地欣赏色彩斑斓的霓帔,并陶醉其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