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秋冬的沉淀与新生的希望  青春手册三部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五章 秋冬的沉淀与新生的希望 (第1/3页)

    九月的云南宁蒗县,青稞穗在山间田野里镀上了一层金黄。妞妞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踩着晨露快步走向学校,书包侧袋里装着两样宝贝 —— 一本被翻得卷边的《外交官的故事》,还有念菲老师寄来的英语单词本,封面上用彩笔写着 “妞妞的梦想手册”。

    刚走到校门口,就看到校长站在 “启智班” 的牌子下挥手。“妞妞,快过来!” 校长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信封,脸上堆着笑,“北京的叶老师寄来的,说是给你的特别礼物。”

    妞妞快步跑过去,指尖接过信封时还带着一丝颤抖。拆开信封,里面掉出一张烫金的证书和一张信纸 —— 证书上写着 “妞妞同学在 2024 年‘启智杯’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全国小学组三等奖”,信纸则是叶菲亲笔写的:“妞妞,你的演讲视频我反复看了三遍,你说‘要让山区孩子的声音被世界听见’时,眼里的光让我想起最初的自己。继续加油,你的梦想正在长出翅膀。”

    眼泪不知不觉落在证书上,妞妞赶紧用袖子擦掉,把证书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最里层。她抬头看向校长,用力说:“校长,我以后要更努力学英语,明年争取拿一等奖,还要带着卓玛、张强一起参加!”

    校长笑着点头,指了指教学楼的方向:“快去吧,‘启智班’的新设备到了,李哲老师的团队正在安装,说是能和北京的学生实时连线上课呢。”

    妞妞跑进教室时,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崭新的智慧黑板上。李哲正蹲在地上调试设备,旁边的志愿者手里拿着一摞平板电脑,上面贴着 “宁蒗县希望小学专属” 的标签。“妞妞来了!” 李哲看到她,笑着招手,“快来试试这个新设备,今天下午就能和北京的小宇他们视频连线,一起上英语课。”

    妞妞走到平板电脑前,指尖轻轻触碰屏幕,立刻跳出了熟悉的界面 —— 有她常看的英语绘本,有自然科学实验视频,还有一个 “好友连线” 的图标。“真的能和小宇说话吗?” 她抬头问,眼里满是期待。

    “当然能!” 志愿者帮她点开图标,屏幕上很快出现了小宇的笑脸,“妞妞,我看到你得的英语演讲比赛证书了,太厉害啦!今天下午的英语课,咱们一起表演英语话剧好不好?”

    看着屏幕里兴奋的小宇,妞妞用力点头,心里像被灌满了阳光。她知道,这崭新的设备、跨越千里的连线,都是叶老师、念菲老师他们用爱搭建的桥梁,而她要做的,就是沿着这座桥,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同一时间的北京,念菲正在教室里组织 “手拉手” 书信分享会。讲台上摆满了来自甘肃、青海、云南山区孩子的书信,孩子们围在一起,认真地读着信里的内容。

    “你们看,这是张强写的,他说暑假在夏令营学到的显微镜知识,现在用来观察家乡的向日葵细胞,还画了结构图呢!” 一个小女孩举着信纸,兴奋地说。

    念菲笑着走过去,拿起一张画纸 —— 上面是卓玛画的 “未来医院”,画里的医院建在山脚下,门口停着印着 “启智公益” 字样的救护车,旁边写着:“我要像念菲老师说的那样,让山里的人不用再走很远的路看病。”

    “咱们要把回信写得认真些,” 念菲对孩子们说,“可以把自己最近读的书、学到的新知识告诉山区的小伙伴,还可以画一幅画一起寄过去,让他们知道,我们一直和他们一起努力。”

    孩子们立刻拿起笔,认真地写了起来。有的分享数学解题技巧,有的介绍北京的秋天,还有的画了天安门和长城,希望山区的小伙伴能早点看到。念菲坐在一旁,看着孩子们专注的样子,想起了妞妞在演讲里说的话 ——“教育是互相照亮的光”,她忽然明白,这场跨越千里的 “手拉手”,不仅温暖了山区的孩子,也让北京的孩子学会了分享与共情,这才是教育最珍贵的意义。

    下午,念菲接到了陈默的电话,他的声音里满是兴奋:“念菲,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申请的‘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项目’通过了,下个月就能带宁蒗县的孩子去上海参加国际青少年论坛,妞妞、张强他们都能去!”

    “真的吗?太好了!” 念菲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我这就给妞妞发消息,她肯定会特别开心。对了,需要我帮忙准备英语交流材料吗?我可以整理一份常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