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秋冬的沉淀与新生的希望  青春手册三部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五章 秋冬的沉淀与新生的希望 (第2/3页)

句型,让孩子们提前练习。”

    “当然需要!” 陈默笑着说,“我还联系了上海的教育机构,他们会为孩子们安排礼仪培训和文化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既能展示自己,又能学到新知识。”

    挂了电话,念菲立刻拿出手机,给妞妞发了消息。没过多久,妞妞就回复了一段语音,声音里满是激动:“念菲老师!我太开心了!我现在就去背英语单词,还要把家乡的故事练熟,让外国朋友知道我们宁蒗县有多美!”

    听着语音里清脆的笑声,念菲的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这场即将到来的上海之行,会成为孩子们梦想里新的里程碑,而他们要做的,就是为孩子们铺好每一级台阶,让他们能勇敢地走向更远的地方。

    十月的上海,秋意正浓。国际青少年论坛的会场里,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穿着整齐的服装,脸上满是期待。妞妞穿着一身新衣服,手里紧紧攥着演讲稿,站在后台紧张地默念着。陈默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紧张,就像在夏令营里练习的那样,把你想对世界说的话大胆说出来就好。”

    妞妞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当主持人念到 “中国云南宁蒗县希望小学妞妞” 时,她挺直脊背,一步步走上台。聚光灯落在身上,她看到台下叶菲、念菲、陈默鼓励的眼神,还有卓玛、张强挥舞的小手,紧张忽然消失了。

    “大家好,我叫妞妞,来自中国云南的一个山区,” 她用流利的英语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我的家乡有连绵的群山,有清澈的湖泊,还有很多像我一样渴望知识的孩子。以前,我以为大山就是世界的全部,直到叶老师、念菲老师带来了‘启智班’,我才知道,世界比我想象的更广阔 —— 我可以通过英语和外国朋友交流,可以通过显微镜看到植物的细胞,可以通过视频连线和北京的小伙伴一起上课。”

    台下安静极了,所有人都认真地听着。妞妞继续说:“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外交官,不是因为外交官很厉害,而是因为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山区的孩子也有大大的梦想;我想搭建一座桥,让山区的文化走向世界,也让世界的文化走进山区;我想告诉所有像我一样的孩子,无论你来自哪里,只要你有梦想,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实现它!”

    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有的外国孩子还站起来挥手。妞妞鞠躬致谢时,看到叶菲眼里闪着泪光,念菲和陈默正用力为她鼓掌。她知道,这一刻,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小梦想,更让山区孩子的声音,被世界听见了。

    论坛结束后,一位来自法国的女孩走到妞妞身边,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妞妞,你的演讲太精彩了!我想和你做朋友,还想知道更多关于你家乡的故事。”

    妞妞开心地说:“好啊!我可以给你寄我们家乡的向日葵籽,还可以教你说中文,你也可以教我说法语吗?”

    法国女孩用力点头,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以后要经常视频聊天。陈默看着这一幕,笑着对叶菲说:“你看,妞妞已经开始搭建她的‘桥梁’了,这就是我们做公益最想看到的样子。”

    叶菲点点头,眼里满是感慨:“是啊,我们最初只是想给孩子们带去知识,没想到却点亮了他们的梦想,还让他们学会了用自己的力量温暖别人。这大概就是教育的魔力吧。”

    十一月的北京,已经有了冬日的寒意。叶菲的公益基金办公室里,却一片忙碌的景象。小林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兴奋地说:“叶老师,‘启智班’的申请又增加了二十所学校,来自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还有企业愿意捐赠一百台便携式学习设备,专门用于偏远地区的‘移动启智课堂’!”

    叶菲接过文件,指尖划过那些学校的名字 —— 新疆阿勒泰的草原小学、西藏日喀则的边境小学、内蒙古呼伦贝尔的牧区小学,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太好了!” 她笑着说,“咱们赶紧制定设备分配方案,还要安排志愿者去培训老师,确保‘移动启智课堂’能尽快投入使用。另外,‘暖冬助学’活动也要开始筹备了,今年要多准备些厚衣服和暖手宝,偏远地区的冬天比咱们这里冷多了。”

    正说着,王剑推门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告:“菲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咱们的在线教育产品入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