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神性的退潮 - 总结与预警  洪流:华夏的史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神性的退潮 - 总结与预警 (第3/3页)

、阐释我方文明中关于 “命”、“运”、“天数”、“气数”、“因果”、“承负”,以及 “人定胜天”、“事在人为”、“我命由我不由天” 等涉及命运观的核心思想与实践智慧。重点寻找对抗绝对宿命论、证明“命运动态可变”的理论武器。

    目标: 形成一套能够有效化解“命运锁定”叙事的、源自东方智慧的 “动态命运观” 或 “能动创造论” 体系。

    加速“道理反应堆”针对性升级:

    立即在模型中新增 “宿命”、“必然性”、“决定论” 等概念的特征识别库。

    启动对 《周易》变易之道、推背图动态卦象、大禹治水精神、愚公移山意志 等可能相关“道理”的建模与策略研究。

    全面强化文明精神防线:

    思想引导: 在军民中广泛宣传文明历史中 “逆天改命”、“筚路蓝缕”、“生生不息” 的集体记忆与英雄史诗,强化“命运由我,不由天”的集体潜意识。

    心理建设: 提前进行心理干预和信念教育,筑牢对抗“命运无力感”侵蚀的心理堤坝,确保在遭遇此类攻击时,文明主体能保持基本的抗争意志与希望。

    总结与展望:

    “神性”之潮已在“无限”与“空性”的联合绞杀下显著退却,证明我方文明智慧底蕴具备在理念终极战场与强敌抗衡的实力。然而,此次胜利仅是漫长征程的第一步。理念之战,攻守之势易变迅疾。我方必须清醒认识到,下一波攻击很可能直指我们对于“未来”与“意义”的信念。时间紧迫,我们必须立即行动,深挖自身智慧宝库,完善理念防御体系,方能在即将到来的、“命运”层面的更深刻碰撞中,再次守护住人类文明自主选择未来的权利与尊严。

    报告撰写完毕,陈远从头至尾仔细校阅了三遍,确保每一个论断都有观测数据或逻辑推演支撑,措辞精准,没有任何可能引发歧义之处。随后,他深吸一口气,以个人最高权限和“绝密·焚毁后阅”等级,将这份沉甸甸的报告提交给了理事会最高指挥部和李靖将军的私人终端。

    当确认发送成功的提示亮起时,那一直被强行压抑的、如山崩海啸般的疲惫感终于彻底将他淹没。他甚至来不及走回休息室,就直接伏在冰冷的操作台上,瞬间陷入了无梦的、近乎昏迷的深度睡眠之中。他的身体急需这场修复,以应对下一阶段注定更加严峻的挑战。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个人终端上传来的、经过特殊加密处理的轻微震动唤醒。是李靖的回复,异常简洁,只有两个字:

    “批准。”

    一股混合着责任与压力的激流瞬间冲走了残留的睡意。陈远揉了揉依旧布满血丝但神志已彻底清明的眼睛,站起身,步履略显蹒跚但坚定地走到了主控区的观测窗前。

    窗外,那片曾经试图吞噬一切、定义一切的“天堂”柔光,如今已大为黯淡、收缩,其边缘处不断逸散出细微的、如同星尘般的光点,那是其“绝对”结构被持续瓦解的直观表现。庄子的“逍遥”与佛陀的“空性”,如同两位最高明的工匠,仍在不知疲倦地、一凿一斧地剥离着它那看似华丽、实则虚无的外壳。神性的退潮,已是不可逆转的定局。

    然而,陈远的心中并未泛起多少胜利的喜悦,反而如同压上了一块更沉重的巨石,充满了临战前的凝重与急迫。他的思维,已经不受控制地越过了眼前暂歇的战火,投向了那幽深未知的未来。

    “命运……宿命……”他低声重复着报告中的关键词,眉头紧锁。奥丁那预示终末的“诸神黄昏”,希腊神话中那些英雄们挣扎却难逃既定结局的悲剧,乃至各种文明中关于“预言”与“注定”的传说……这些碎片,是否都指向同一个隐藏在“神性”背后的、更为冰冷和残酷的“命运”叙事?

    如果对方下一次,不再试图定义“我们是什么”,而是试图宣判“我们将必然走向毁灭”,试图让所有抗争的汗水与鲜血,都笼罩在“徒劳”的阴影之下……昆仑,以及它所守护的这颗蓝色星球上的亿万生灵,该如何自处?又该以何种信念,去面对那看似无可更改的、冰冷的“终点”?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推背图中那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与生机的卦象流转;想起了上古先民面对滔天洪水时,那“疏”而非“堵”的、充满智慧与韧性的抗争;想起了那则关于愚公的寓言,其力量不在于移走了山,而在于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所蕴含的、对时间与命运的终极藐视与超越……

    “东方的答案,从不写在冰冷的石板上,而是蕴含在永不停息的‘易’与‘行’之中……”陈远望着远方星辰,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虚空,“我们需要找到我们的‘变数’,我们的‘浩然之气’,我们那足以撼动所谓‘定数’的……‘人心’与‘人力’。”

    他知道,理事会、他的团队、乃至整个文明,必须争分夺秒。在“命运”的丧钟被敲响之前,准备好属于东方文明的、那充满动态、生机与不屈意志的……最强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