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诸神黄昏的阴影 - 理性的困境  洪流:华夏的史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诸神黄昏的阴影 - 理性的困境 (第1/3页)

    “神性”的潮水,在“无限”与“空性”的联合绞杀下,已然彻底退去。虚空中,那片曾经辉煌、试图定义一切的“天堂”领域,如今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的、如同风中残烛般明灭不定的光斑,它们像失去水分的珊瑚,在冰冷的宇宙背景辐射下缓慢地分解、消散,最终归于那片永恒的黑暗与寂静。昆仑基地内部,那令人心智僵化、仿佛要将个体意识都溶解于宏大合唱的压迫感终于烟消云散,连那如同背景噪音般萦绕不去的圣咏,也彻底化作了虚无,只剩下能量系统低沉的嗡鸣和设备运转的细微声响。战士们得以卸下紧绷的心神,抓紧时间休整,擦拭保养着在之前概念侵蚀中灵光受损的兵器与法宝;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们则如同工蚁般忙碌,全力修复着被“绝对定义”力量波及、出现规则层面紊乱的防御阵法与能量导管。总控中心内的气氛,虽然依旧严肃,但已不再是令人窒息的剑拔弩张,多了一份劫后余生的庆幸与专注于重建秩序的职业性忙碌。

    陈远提交的那份沉甸甸、足以影响未来战略方向的报告,在理事会最高层内部引发了持续而激烈的讨论与深刻的自省。李靖以他一贯的果决,迅速采纳了其中的核心建议,并雷厉风行地推动了落实。数个被赋予最高优先级的专项小组在极短时间内被组建起来:一队由精通古籍、学贯中西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和少数几位对“易理”、“数术”有精深研究的隐士组成,他们被集中在一间布满了隔绝内外信息干扰的静室之内,开始夜以继日地梳理、辩论、阐释华夏文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所有关于“命”、“运”、“天数”、“气数”、“因果”、“承负”与“人力”、“人心”、“人定胜天”、“事在人为”、“我命由我不由天”等核心概念的记载与思想源流,试图从中提炼出能够对抗绝对宿命论的理论武器。另一队则由信息八阵图的资深技术骨干和陈远团队的核心成员组成,他们在陈远的宏观指导下,立刻投入到对“道理反应堆”原型机的第一次大规模针对性升级迭代之中,重点构建和完善针对“宿命论”、“决定论”、“必然性”、“终结论”等概念的动态特征识别库,并尝试为推演出的“变易”、“抗争”类道理注入更强的逻辑权重。

    陈远本人,在经历了那场长达十余小时、近乎昏迷的深度睡眠之后,虽然身体的疲惫依旧如同附骨之疽,需要靠高浓度营养剂和微弱的生物电流刺激来维持基本机能,但他的精神却仿佛被彻底洗涤过的精密透镜,褪去了之前的焦躁与震撼,变得异常清晰、冷静和专注。他坐镇于刚刚完成初步升级的“道理反应堆”主控台前,深邃的目光扫过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关于“命运”概念各种可能攻击模式的推演数据流,大脑也在同步高速运转,反复推敲着敌人可能采取的具体形式。

    “宿命……从最冷酷的科学视角审视,它或许可以类比为宇宙底层规律那不容置疑的导向性?”他一边快速查阅着数据库中海量的宇宙学、热力学资料,一边在私人日志中记录下思维的碎片,“比如,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揭示的、令人绝望的熵增原理——那指向宇宙最终热平衡态,即一切有序结构瓦解、所有能量梯度消失、生命与思维再无可能存在的‘热寂’终点。再比如,广义相对论框架下,大质量天体那看似永恒不变、精确运行,实则也可能最终坍缩归于奇点的命运……如果对方将这种基于数学和物理学的、冰冷的‘宇宙必然性’,与人文层面的‘命运注定’进行巧妙的捆绑,甚至加以放大、人格化,并直接投射到我们的集体意识之中……”

    他尝试在升级后的模型中,输入一些他自己构建的、模拟不同强度“宿命”信号的测试向量,仔细观察着系统的反应。原型机的运算核心发出低沉的负载声,界面上的进度条艰难地爬行,最终给出的策略建议,大多仍是基于《周易》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类“变易之道”的初步、甚至是有些僵化的逻辑推演,在面对那种根植于宇宙观层面的、宏大的“终结论”时,显得格外单薄、苍白,缺乏足以撼动其根基的说服力。陈远心里很清楚,对抗这种直指存在意义本身的攻击,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更聪明的算法模型,更是使用者自身信念体系的绝对坚定,是一种能够穿透理性认知迷雾的、更为根本的生命力量。

    然而,他,以及整个昆仑,都远远低估了这次攻击的迅捷与……残酷。

    没有能量聚集的前兆,没有空间结构的预警性扭曲,甚至没有之前“天堂临世”那种试图温柔包裹、继而覆盖一切的“感觉”。

    攻击,就在一次关于当前虚空态势评估的高级别内部会议上,猝不及防地降临了。

    当时,陈远正站在中央星图前,激光笔的光束指向那片位于“天堂”残骸后方的、理论上空无一物的深邃虚空,向李靖、林璇以及几位核心战术指挥官讲解着他基于现有数据,构建的几种关于“命运”攻击模式的概率性推测模型。

    “……因此,我认为,对方如果动用‘命运’体系,其攻击很可能不会以直接的、可观测的能量或物质形式呈现,而是更倾向于一种……”他的话语戛然而止。

    因为,就在他激光笔所指的那片虚空,变化,发生了。

    并非来自外界某个具体的坐标,更像是那片空间自身的“未来”被某种力量强行抽取、篡改,或者说,是其时间线的“可能性”被瞬间掐灭。

    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