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有事说事(求追读,助力三江)  修真版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七十四章 有事说事(求追读,助力三江) (第1/3页)

    孙承宗凝神静气,准备迎接想象中狂风暴雨般的质疑。

    他构思良久,腹中打好了应对各种诘难的草稿,自信能有理有据地与同僚论战。

    然而,等了半晌,预想中的激烈反对并未出现。

    孙承宗愕然,不由得细细望去。

    只见东林党四名阁臣——

    韩爌、钱龙锡、李标、成基命,个个双手笼在袖中,抱着暖炉,面色复杂地看着他。

    眼神里有审视,有估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恼怒。

    但就是无人开口。

    英国公张维贤眼观鼻,鼻观心。

    即便他倾向于支持孙承宗,也绝不会在在反对声尚未出现时,就过早表态;

    至少等看清风向之后,再选择性地发声。

    对面——

    温体仁好整以暇地端坐,仿佛在等待欣赏好戏。

    周延儒面露微笑,只望主座方向,完全不看孙承宗。

    王永光自入殿后,一直低头品茶,都快把凉透的茶水给吹热了。

    张凤翔倒是友好地对孙承宗点了点头,却也没有发言的意思。

    ‘这……这是为何?’

    孙承宗大为不解。

    事关二十七万枚种窍丸的分配,这是何等重大的利益。

    为何无人争抢,无人驳斥?

    孙承宗正思忖如何才能打破僵局时,户部尚书毕自严开口了。

    他并未直接提出质疑,而是展开了一场极其务实、近乎算账式的讨论。

    “孙大人提议以科举颁赐仙丹,具体如何施行?”

    孙承宗精神一振,立刻回答:

    “老夫初步设想,可定一基准,譬如……考取举人功名者,便可获赐一枚种窍丸。殿试取得优异名次,或可额外嘉奖。”

    举人是正途出身,以此为基础发放,似乎颇为合理。

    毕自严微微阖目计算,片刻后,他睁开眼:

    “我朝每科取士,自乡试中举,至殿试结束,得授进士、举人功名者,平均不过一千五百余人。即便算上恩科、特赐等,亦不会超出太多。”

    他直视孙承宗,缓缓道:

    “以此数量,发放二十七万枚种窍丸……需要多少科?多少年?”

    ——科举考试每三年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