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07章 扬州岁月  玉佩牵缘:真假千金沪上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0007章 扬州岁月 (第3/3页)

想清楚了。我家主人在沪上也是有名望的,能得他赏识,是你们的福气。”

    就在这时,晓莹突然开口:“先生的主人既然在沪上,为何要到扬州找绣娘?沪上苏绣名家不是更多吗?”

    童言无忌,却问得那男子一时语塞。他强笑道:“小娘子有所不知,我家主人就爱扬州绣风。”

    晓莹却较真起来:“可我学的是苏绣技法,不是扬州绣。先生找错人了吧?”

    林氏心中暗赞女儿机敏,顺势道:“是啊,赵先生定是误会了。我们母女刚从苏州来,确实不懂扬州绣艺。”

    那男子见讨不到便宜,只得悻悻离去。临走前却意味深长地看了晓莹一眼:“小娘子好伶俐的口齿。但愿日后还有相见之日。”

    人走后,林氏腿一软,几乎站立不住。王妈忙扶住她:“林娘子,这...”

    “是赵坤的人。”林氏脸色苍白,“他们找到我们了。”

    当夜,林氏一夜未眠。她深知扬州不能再留,必须尽快离开。可是天下之大,又能去哪里?赵坤的势力无处不在,哪里才是安全之地?

    晓莹似乎感知到母亲的忧虑,悄悄下床,点亮油灯,取出绣架。

    “莹莹,怎么不睡?”林氏轻声问。

    晓莹却不答话,专注地飞针走线。许久,她抬起头,将绣好的帕子递给母亲:“娘,你看。”

    林氏接过一看,帕子上绣的是一轮明月照大江,江面波光粼粼,远处帆影点点。针法细腻,意境开阔,全然不似七岁孩童之作。

    最令人惊讶的是,在月光照耀的江面上,用银线绣着两行小字:“月照大江流,何处不扬州。”

    “这是...”林氏震惊地看着女儿。

    晓莹轻声道:“娘常说,月亮照在哪里都是一样的。那我们去哪里不都是一样的吗?只要和娘在一起,哪里都是家。”

    林氏一把抱住女儿,泪如雨下。她没想到女儿如此懂事,更没想到她有这般胸襟和才情。

    “好,只要和莹莹在一起,哪里都是家。”她哽咽着说,“但是莹莹要答应娘,以后在外人面前,不可再显露这般才华,知道吗?”

    晓莹认真点头:“莹莹明白。就像娘说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林氏心中一震,她只教过女儿一次这句话,没想到晓莹不仅记住,更理解了其中的含义。

    这一夜,林氏做出了决定。她不能永远逃避,必须主动寻找出路。齐天城正在设法营救莫隆,她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次日,她托王妈给齐天城带去一封信,信中不仅报告了赵坤眼线找到扬州的情况,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妾身愿以绣艺为饵,引蛇出洞。赵坤既对莹莹的绣艺感兴趣,或可借此接近其党羽,探查老爷下落。妾身深知险恶,然避无可避,不如主动出击。望齐兄周全。”

    信送出后,林氏心中反而平静下来。她取出珍藏的两半玉佩,将晓莹的那半郑重戴回女儿颈间。

    “莹莹,这玉佩是莫家的信物,也是你身份的象征。”她轻声说,“无论将来发生什么,都要好好保管它。”

    晓莹摸着玉佩,忽然问:“娘,这玉佩是不是还有一半?在爹爹那里吗?”

    林氏心中酸楚,轻声道:“不,另一半...在你姐姐那里。”

    “姐姐?”晓莹睁大眼睛,“莹莹还有姐姐?”

    林氏将晓莹搂入怀中,终于决定告诉女儿部分真相:“是的,你有一个双生姐姐,叫晓贝。你们出生时,爹爹请人雕了一对玉佩,一人一半。等将来重逢,玉佩合二为一,就是姐妹相认之时。”

    晓莹似懂非懂,但眼中闪着兴奋的光:“姐姐长得和莹莹一样吗?她在哪里?什么时候能见面?”

    林氏望着窗外悠悠白云,轻声道:“娘也不知道姐姐在哪里。但相信总有一天,你们会重逢的。”

    几天后,齐天城的回信到了。信中只有短短数语:

    “计划险峻,然或可一试。一切小心,务必以安全为重。齐某自当全力配合。”

    林氏握紧信纸,知道一场危险的博弈即将开始。她看着正在认真习字的女儿,心中默默发誓:无论前路如何艰险,定要护得女儿周全,更要让一家人团聚。

    扬州岁月,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而晓莹的才情,既可能是危险的***,也可能成为破局的关键。

    乱世之中,一枚绣针,两半玉佩,牵动着多少人的命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