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7章暗流涌动,南北星芒(上) (第1/3页)
卷一:沪上星火,暗室微光
黄浦江的汽笛声穿透晨雾,唤醒了这座不眠的东方巴黎。但在霞飞路尽头,那片被繁华遗忘的陋巷深处,声音变得沉闷而遥远。
齐家派来的老管家福伯,将一小袋银元和几包用油纸仔细包好的西药悄悄放在掉漆的八仙桌上,声音压得极低:“夫人,这是这个月的用度。少爷特意吩咐,多加了两味消炎药,说是近来天气反复,恐大小姐旧疾复发。”
林婉茹(林氏)昔日丰润的脸庞已被岁月的风霜与忧患刻上痕迹,但脊背依旧挺直。她推辞不过,只得收下,眼中是感激也是复杂:“啸云那孩子……总是这么周到。代我们母女谢谢齐老爷,谢谢他。”她顿了顿,声音更轻,“外面……风声还紧吗?”
福伯警惕地望了眼窗外,摇了摇头:“赵坤势大,爪牙遍布。老爷在军中旧部虽有心,但暂时……还需隐忍。夫人和小姐务必保重,留得青山在。”
此时,里间门帘被轻轻掀开,十岁的莫莹莹端着两碗清水走出来。女孩儿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旗袍,却难掩眉目间的精致与那股天生的沉静气质。她先将一碗水恭敬地递给福伯:“福伯,您喝水。”然后才将另一碗递给母亲,安静地站在一旁,眼神清澈,却已早早学会了察言观色。
福伯看着莹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惜与赞赏。这女孩,在贫寒中非但没有枯萎,反而像石缝里挣扎出的小草,愈发坚韧懂事。他想起自家那位日渐骄纵的表小姐赵玉蓉,心中不免唏嘘。
“莹莹小姐近来功课如何?”福伯慈祥地问。
“回福伯,郑先生前日教的《滕王阁序》我已能背诵,正在习字。”莹莹轻声回答,不卑不亢。这位郑先生是齐家暗中为她请的落魄老秀才,学问极好,也是齐啸云力排众议为她争取来的“资源”。
“好,好。”福伯连连点头,又对林氏道,“少爷说了,知识学问是立身之本,乱世尤甚。请小姐务必用心。”
送走福伯,狭小的屋子里恢复了寂静。林氏摩挲着那几包西药,叹了口气:“齐家恩情,我们怕是难还了。”
莹莹走到母亲身边,握住她粗糙的手,眼神坚定:“娘,我们会记住的。但我们不能一直靠别人接济。昨天刘婶介绍的绣活,我已经接下来了,帕子边角的梅花,我绣得比样板还好,工钱能多两成。”
林氏看着女儿过早承担重担的肩膀,心酸又欣慰。她摸了摸莹莹的头,目光落在墙角一个旧木箱上,那里珍藏着她仅存的几件嫁妆和那半块玉佩。“莹莹,你要记住,我们莫家的女儿,骨子里流的血,不允许我们永远低头。现在的困顿,只是磨刀石。”
莹莹重重点头,眼神望向窗外那片被屋檐切割开的狭窄天空,那里,一只孤雁正奋力飞过。她低声,却清晰地说:“我知道,娘。我会变得很强,很强。强大到能查明真相,为父亲洗刷冤屈,强大到能保护您,再也不用看人脸色。”她藏在袖中的小手悄然握紧,那半块玉佩的轮廓似乎隔着衣物传来微凉的触感,像是在回应她的誓言。
卷二:江南风暖,璞玉初琢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江南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