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卖个好价  喀什的云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七章 卖个好价 (第2/3页)

张名飞,绰号大飞哥,是专门搞棉花收购的,在整个喀什地区都算小有名气,为人爽快大气,出价比很多纺织企业都高。

    只是三言两语,陈风便搞明白了大飞哥的生意,说得简单粗暴一点就是“中间商”。

    他从棉农的手里收购去了棉籽的皮棉,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渠道转手出售,从而赚取其中的差价。

    其实像这样的“转手”行为在近几年的新疆非常普遍,其内在的根本逻辑就是棉花价格的“上蹿下跳”。

    从2008年开始,受贸易、气候、经济及国际棉花产业跨国转移的影响,国际棉花出现供需不平衡的情况。

    虽然中国政府一直采用进口配额及滑准关税制度来平衡国内供需,但是国内棉价依然保持着7%以上的波动率,这个数字在2010年甚至超过了恐怖的15%。

    价差就代表着丰厚的利润空间,也应运而成了一大批以此为生的“商人”。

    比如像大飞哥,他只需要低价收购老艾他们手里的原棉,然后等待市场价格上升后再集中出售给纺织企业或是国家收购站,就能够完成左手倒右手的买卖。

    当然这生意说着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同样风险十足。

    仓储的成本、棉花存放的损耗以及最关键的价格趋势走向,都会直接决定了成与败。

    “艾哥,小麦她旁边站着的是你女婿吧?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是大城市来的。”

    “嘶……你们维族不是不允许……哈哈……好好,不说这个,我们谈生意。”

    陈风和小麦都没有注意到老艾和大飞哥的窃窃私语,他们两个的视线都被仓库角落处正在制作棉被的老人所吸引。

    只见他左手握一张“弓”,弓弦下方绑着一根粗壮的木棍,右手则是拿着像是“宝塔”的椭圆状榔头。

    随着榔头不断敲击弓弦粘取,原本杂乱的棉花上下翻飞,随后竟是逐渐拼成了方形。

    那一声声响动如弹弓射箭,把皮棉中褐色的杂质不断剔除,棉絮也变得越发雪白。

    “李伯使的是传统弹棉技术,现在已经很少能看到了,他们弹花匠管这份手艺叫‘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

    不知何时大飞哥已经结束了和老艾的“磋商”,他安排人去帮着卸货和清点称重,自己则是饶有趣味地跑到了陈风他们身边。

    “有很多送来的零散皮棉实在质量不过关,我就让李伯带着几个徒弟帮忙加工成棉被,换了钱至少能补贴一点乡亲们的路费。”

    大飞哥就好像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却着实让陈风对他另眼相看,心想此人倒也真不是那种“吃干抹净”的黑心商人。

    闲聊间李伯开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