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0章 跟德国公司谈判(上)  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30章 跟德国公司谈判(上) (第3/3页)

集型的环节外包给发展中国家,但核心技术是绝对不会轻易转让的。而中国企业想要突破这个封锁,想要从产业链的底端向上游爬升,何其艰难。

    周译用沉稳而真诚的语气说:“我完全理解并尊重贵公司的顾虑。作为一家拥有一百多年历史、以技术立身的企业,保护核心技术是理所当然的。我今天坐在这里,不是作为一个单纯的买家,来索取你们最宝贵的财富。”

    “我是想邀请贵公司与我们一起,成为第一批真正打开中国家电市场的开拓者。我们讨论的,不应该是一次性的设备买卖,而是一个长达十年、甚至几十年的长期战略合作。”

    “冰箱是一个精密的系统。您愿意出售的箱体发泡技术非常先进,对此,我们很感激。”

    “但是,如果它的核心——压缩机,以及整个制冷系统,我们无法掌握或需要从其他渠道拼凑,那么整条生产线的效率和最终产品的质量都将是巨大的灾难。”

    “这就像拥有了世界上最好的汽车外壳,却要自己去攒一个不匹配的发动机,这辆车是跑不远的。最终,这不仅会砸掉我们工厂的招牌,更有损贵公司技术的声誉。”

    汉斯和彼得在默默交流着。

    周译继续说,“如果采用部分引进的模式,我们将面临持续的供应链难题、技术壁垒和高昂的后期维护成本。这将导致我们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价格缺乏竞争力。”

    “面对一个对价格极其敏感的、刚刚起步的中国市场,我们的产品将毫无优势,最终的结局就是被市场淘汰。这对于想通过我们进入中国市场的贵公司来说,同样是失败的。”

    就在这时,法律顾问彼得抛出了一个更加尖锐,也更加核心的问题。

    他说:“周先生,据我所知,目前的中国还没有一部关于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这也是我们只愿意出售部分技术的最主要的原因。”

    “我们担心,一旦把包括‘核心压缩机技术’在内的全套技术,都转让了过来,很快就会被仿制,导致我们最核心的技术,彻底泄露 。”

    彼得的目光变得锐利了起来:“我们知道,现在你们国家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也请周先生能够理解我们作为技术持有方的这种不安。”

    “所以,我想请问,周先生,您将如何来向我们保证,我们的知识产权,在中国能够不受侵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