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帝后同心谱新篇(大结局)下  凌燕归凰:侯府嫡女重生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十章 帝后同心谱新篇(大结局)下 (第2/3页)

,语气中带着对二姐的维护:“是啊大姐,二姐回府后特别懂事,不仅去学堂帮忙,还跟着府里的账房先生学习打理田庄事务。今年侯府的田庄收成比往年增加了四成,其中有不少是二姐的功劳 —— 她提议在田庄里推广大姐设计的龙骨水车,还亲自去田间教农户怎么用新的耕种方法,连账房先生都夸她心思细、肯吃苦。现在府里不少事,都是二姐在帮着父亲打理,我都省了不少心。”

    永宁侯看着眼前的儿女,眼中闪过一丝愧疚,随即化为欣慰:“如今府中一切安好,燕儿你在宫中能安心,薇儿也懂事了,知道帮衬府中,轩儿也成家有了孩子,为父总算能松口气了。前几日我已让人将侯府多余的粮食捐给了附近的常平仓,还拿出一部分银两,资助村里扩建学堂,也算咱们侯府为大靖的新政,尽一份绵薄之力。当年…… 是为父太固执,让薇儿在庙里受了苦,也让你操心了。”

    凌燕闻言,心中一暖,轻声说道:“父亲不必自责,过去的事都过去了。现在二妹回府,小弟成家,我们一家人齐心协力,比什么都好。我们侯府虽为贵族,却不能忘了百姓的苦,现在大靖正是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的时候,父亲与二妹、小弟的做法,就是给其他世家做了好榜样。尤其是轩儿,如今做了父亲,更该明白‘责任’二字的重量,将来不仅要守好侯府,更要想着为百姓多做些实事。” 她一直庆幸,凌轩自小与自己亲近,没有受柳氏的影响,如今更是成长为踏实可靠的人;而凌薇虽历经坎坷,却也没有走歪路,这份兄妹姐妹间的情谊,是她在异世最珍贵的依靠。

    午后,凌燕跟着凌薇与凌轩去侯府的田庄查看。田庄里一片丰收的景象,农户们正忙着收割水稻,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田埂边的龙骨水车 “吱呀” 转动,将水渠里的水源源不断地抽到田中。一位头发花白的农户看到凌燕,连忙放下手中的镰刀,上前躬身行礼:“皇后娘娘!多亏了您推广的新稻种与龙骨水车,今年我们的水稻收成比往年多了三成,家里的米缸总算能装满了!侯府的二姑娘常来教我们新的耕种方法,凌公子还帮我们修了灌溉渠,现在连学堂都扩建了,我的小孙子也能跟着先生读书了,真是多谢娘娘,多谢侯府的大人们!”

    凌燕笑着扶起农户,声音温和:“老人家不必多礼。这都是朝廷与百姓一起努力的结果 —— 你们肯学新方法、肯下苦功夫,才能有好收成。二妹与小弟能帮着大家,也是他们的本分。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她看着田埂上,凌薇耐心地教农户辨认稻种好坏,凌轩则蹲在灌溉渠边,仔细检查是否有漏水的地方,两人偶尔对视一眼,露出久违的兄妹笑容。凌燕忽然觉得,穿越到这个时代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 她不仅为自己寻得了安稳,还帮着弟弟妹妹走出了过往的阴影,看着他们成长为有担当的人,一起为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日子。

    从田庄回到侯府时,已近黄昏。凌燕与永宁侯、凌薇、凌轩告别,准备返回宫中。凌轩抱着刚满月的儿子,送到门口,小家伙睡得正香,小脸红扑扑的。凌薇则递过一个布包,布包边角缝得格外整齐,显然是用心做的:“大姐,这里面是侯府今年新收的米与一些干货,你带回去尝尝。父亲说,你在宫中饮食未必合口,要是缺什么,随时派人回府说一声,我们让人给你送来。还有这个,是我给小外甥(太子)做的鞋,针脚可能不太好,你别嫌弃。”

    凌燕接过布包,指尖传来布包的温热,又低头看着凌轩怀中熟睡的婴儿,心中满是柔软。她轻轻摸了摸婴儿的脸颊,又看向凌薇,笑着说道:“二妹的手艺很好,怎么会嫌弃?回去后我一定让太子穿上给你看。你们也多保重,父亲年纪大了,府里的事你们要多分担些。等过些日子不忙了,我再回府来看你们,看看我的小侄子,也看看学堂里的孩子们。”

    回到宫中后,凌燕将侯府的情况告诉了萧景珩。萧景珩握着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都过去了,现在薇儿走出了阴影,轩儿踏实可靠,永宁侯也放下了过去的执念,这样的结果很好。你这个长姐,为这个家操了不少心,以后也能少些牵挂了。”

    凌燕靠在萧景珩肩头,窗外的月光洒进殿内,温柔地落在她身上。她想起初到侯府时,自己作为长姐,想起母亲去世后,她强忍着悲痛,一边应对柳氏的刁难,一边找柳氏的罪证。如今 —— 父亲康健、二妹走出阴霾、小弟成家生子,侯府上下齐心协力支持新政,百姓们安居乐业,她还有萧景珩的宠爱与信任。原来在不知不觉间,她早已在这异世,不仅寻得了安稳的归属,还亲手将破碎的家庭重新拼凑完整,看着自己守护的家人,一起成长为最好的模样。

    从侯府回到宫中后,凌燕接到了西域赵毅的奏报。奏报中说,西域的通商口岸已成为连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