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年关·保家仙  我的灵光往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六章年关·保家仙 (第3/3页)

薄霜。他伸出那双布满老茧和冻疮裂口的大手,先是试探性地、极轻地碰了碰那冰冷的铁夹子。

    狐狸的身体猛地一颤,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带着痛楚的呜咽,但那双琉璃似的眼睛依旧望着他,没有攻击的意思。

    “莫怕,莫怕……俺给你弄开……”韩木匠用平生最缓最柔的语调安抚着,像是在哄一个受伤的孩子。他从随身的旧工具包里掏出一根粗铁钉和一把小巧却结实的羊角锤。他不敢用大力,怕震到伤口,只能将铁钉尖端卡进铁夹那生锈的卡榫缝隙里,用锤子一下下,极其耐心地、轻轻地敲击。

    “铛……铛……”清脆的敲击声在寂静的雪夜里传出老远。每敲一下,韩木匠的眉头就皱紧一分,额角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不知是累的,还是紧张的。那伙计在一旁急得直跺脚,却又不敢上前。

    终于,在不知敲了多少下后,只听“咔哒”一声脆响,那死死咬合的铁夹猛地弹开了!

    狐狸的后腿瞬间获得了自由,它本能地试图站起来,前爪撑地,后腿却因为重伤和长时间的禁锢,完全使不上力气,整个身子一软,再次重重地摔倒在冰冷的雪地里,溅起一片细碎的雪沫。

    它喘息着,回过头,深深地看了韩木匠一眼。那眼神极其复杂,不再是单纯的哀求,里面糅合了脱离痛苦的解脱、一种近乎通晓人性的感激,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要将眼前这个人类的容貌、气息,乃至灵魂都一并铭记下来的专注。

    它没有再尝试站立,只是用三条腿勉强支撑着,拖着那条受伤的后腿,在雪地上留下一道蜿蜒的血迹和爪印,一点一点,倔强而又艰难地挪动着,最终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身后那片深邃无边的、如同巨兽喉咙般的密林黑暗之中,再也寻不见踪影。

    伙计一路都在念叨,说韩木匠惹上麻烦了,那狐狸保不齐会报复。韩木匠嘴上说着“怕个球”,心里却也犯起了嘀咕。

    可奇怪的是,自那以后,韩木匠非但没遇到什么倒霉事,运气反而莫名地好了起来。他进山总能找到上好的木料,做的家具格外受主顾喜欢,日子也一天天宽裕起来。更奇的是,有几次他晚上走山路,明明月黑风高,眼前却总像是有一小团模糊的、温暖的光晕在引路,让他平安到家。

    最让人脊背发凉的一次,是在镇上富户王老抠家里。韩木匠给他家新打的立柜,明明量了又量,算了又算,分毫不差。可王老抠硬是叉着腰,指着柜子与墙之间那道头发丝宽的缝隙,唾沫星子横飞:“姓韩的!你这做的什么破烂玩意儿!尺寸根本不对!工钱一分没有,赶紧给老子滚蛋!“

    韩木匠气得浑身发抖,枯瘦的手紧紧攥着刨子:“东家,咱可是按尺寸做的,你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吗?“

    “欺负你怎么了?“王老抠三角眼一瞪,朝外面喊了一嗓子:“老二,老三!过来送客!“

    顿时从院里进来两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是王老抠的本家侄子,平时跟着他跑腿办事。两人一左一右堵在韩木匠面前,抱着胳膊,胸脯挺得老高。

    就在推搡间,后院猛地传来王老抠婆娘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儿啊!我的儿啊!你这是咋啦?!“

    众人一愣,循声望去。只见王老抠那八九岁的宝贝独子,刚才还在院里活蹦乱跳,此刻却像中了邪似的,在堂屋里抱着头满地打滚,哭得撕心裂肺,小脸扭曲,手指颤抖地指着空无一物的房梁角落,声音尖利得不像人声:

    “别打我!别打我!红衣服的姐姐!我不敢了!我再也不敢偷爹藏在东屋炕洞第三块砖底下的银元了!啊——!“

    这话一出,王老抠的脸“唰“地一下,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比外面的天色变得还快。东屋炕洞!第三块砖!藏银元!这兔崽子怎么会知道?!这混账话怎么偏偏这时候喊出来?!

    他像是被抽走了骨头,也顾不得韩木匠了,连滚带爬地扑向儿子。院子里顿时鸡飞狗跳,乱作一团。

    他那两个本家侄子也慌了神,围着哭闹的孩子不知所措。

    韩木匠站在原地,看着这突如其来、精准无比的“闹剧”,心里没有半分庆幸,反而升起一股寒意。

    他不再多言,默默地收拾好散落的工具,一样样装进那个磨得发亮的旧工具箱里。整个过程,王家没有一个人再敢上前阻拦,甚至不敢与他对视。他背起工具箱,最后看了一眼那片混乱,转身,挺直了腰板,不紧不慢地走出了王家大门。

    工钱,自然是一分也没拿到。但奇怪的是,就在韩木匠回到家后第三天,王老抠竟托人捎来一个布包,里面除了足额的工钱,还多了一小包上好的烟叶,捎话的人只含糊地说王家孩子病好了,东家让他“千万别往心里去”。

    韩木匠捏着那摞钱和烟叶,心里明白,这不是王老抠突然讲理了,而是那“红衣服的姐姐”,把“道理”讲得太透彻,让他不敢不讲理。

    韩木匠心里跟明镜似的。他回到家,没跟任何人说,只是默默地在自家仓房的角落,收拾出一个干净的地方,摆上了一个小小的、不显眼的牌位,上面没写名字,只是常年供着一杯清水,几块点心。

    他知道,这是那“胡仙”在报恩,用它的方式护着他,也提醒着他,彼此之间那份心照不宣的“邻里”情分。

    “后来呢?太爷爷,那胡仙一直保护着韩太叔公吗?”磊磊小声问道。

    我轻轻叹了口气:“后来啊,世道变了,破四旧了……韩木匠自己把那牌位请下来,悄悄烧了。自那以后,他家也就再没什么稀奇事发生咯。”

    就像额尔敦爷爷一样,有些缘分,有些规矩,终究是抵不过时代的洪流。但那份存在于老辈人记忆里、介于敬畏与温情之间的玄妙联系,却如同这雪夜里的微光,曾经真实地照亮过某些人的生命片刻。

    “太爷爷,那……那现在咱家还有保家仙么?

    我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小脑袋:“现在啊,国家就是咱们最大的保家仙!日子好了,不愁吃穿,平平安安,这就是最好的保佑喽!”

    厨房里,饭菜的香气愈发浓郁。年的味道,和着这段关于守护与感恩的陈旧记忆,一起弥漫在这温暖如春的房间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