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小食车间 (第2/3页)
我打算用汀江那边做盐水花生的方法来做瓜子。现在‘十字坡’的堆场有不少淮北道的货,我想正好利用起来,做个坚果类食品加工厂。”
“噢……老板是说汀江那边先煮后晒的咸干花生。这个方法确实可以,而且入味,除了口感比炒货差一点,脱水比炒货要容易。”
汀江沿岸几个县的咸干花生都很有名,在江南东道也小有名气,只是出了江南东道就比较一般。
论旅途、居家等等需要打发时间的场景,最有销量的还是瓜子。
炒货当属第一,尤其是刚炒好的,那就是第一等,哪怕板栗也是如此。
汀江咸干花生的做法,口感、香味上,没办法跟刚炒好的炒货比,但是,就是这个但是,炒货还潮很快,汀江咸干花生这种做法,那就耐造许多。
这也跟地理环境有关,江南东道的最南端,是典型的东南丘陵,八山一水一分田都是往好了夸,地理上完全就是兵家不争之地,每年还要应对台风季。
再加上常年的湿度较高,炒货不流行是没办法的事情,于是祖先们就开动脑筋,想出了各种办法,为的就是能多储存一些吃的就多储存一些。
主粮也好,杂粮也罢,能存放久一些就行。
放在商品经济不算发达的阶段,这种手艺一没有人员物资流动上的扩散渠道,二没有抢占市场的绝对工艺优势,再加上也没有资本介入推动,所以只能在汀江两岸自产自销,能卖到江南西道去就不错了。
可是汀江的地理劣势,转换到扬子江,那就是天差地别。
哪怕暨阳市属于小城中的小城,也能吃上地理优势的红利,张大象现在只可惜自己手上本钱还是太少,有个三四千万,那就能直接从安东道采购东北葵花籽。
国内大规模现代化种植,除开主粮和制糖,基本上都是北方科技水平要高于南方。
其中安东道和安西道这两个大地区又更加突出一些,在收购价上,因为出货量大的同时还能保证按时集中交付,所以价格可以比淮南道淮北道都便宜得多。
张大象要是本钱足够,成本不会特别高,再加上“十字坡”这里登记的东北大货车司机数量也有三四十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