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产能 “瓶颈” 与择校 “博弈”  落日萤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十三章:产能 “瓶颈” 与择校 “博弈” (第1/3页)

    深秋的阳光带着凉意,透过孵化基地的玻璃窗,落在堆积如山的订单上。林薇手里拿着刚打印的订单报表,手指微微发颤 —— 非遗文创集市后,基地的 “剪纸编织篮”“定制钩针玩偶” 爆火,短短一周就接到了五百多份订单,其中不乏本地文创店的批量采购,可学员们的产能却跟不上,仓库里的成品仅够交付三分之一,更棘手的是,制作剪纸纹样的专用红纸和编织用的天然藤条,因临近秋收,供应商突然通知 “断货至少两周”。

    “薇姐,又有客户催单了,说再不交贷就要取消订单,还要咱们赔偿违约金。” 李妹拿着手机匆匆跑来,语气里满是慌乱,“王大姐她们已经连着熬了三个通宵,手都磨破了,可还是赶不出来。藤条和红纸断货,就算想赶也没材料啊!”

    林薇走到生产区,看着学员们疲惫的身影:王大姐戴着老花镜,手指缠着创可贴,仍在不停地编织;李姐一边哄着怀里的婴儿,一边赶制钩针玩偶;几个年轻妈妈围着空荡的材料架,愁眉苦脸地议论着 “这可怎么办,订单完不成,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大家先停一停,” 林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订单的事我来想办法,材料断货问题,我今天就去周边乡镇找供应商,一定能解决。大家先休息半天,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别硬撑。”

    话虽如此,林薇心里却没底。她开车奔波了一下午,跑遍了周边五个乡镇的供销社和手工艺作坊,要么材料质量不达标,要么数量不够,直到傍晚,才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找到一家仍在生产天然藤条的农户,可对方说 “藤条需要晾晒三天才能交货”,红纸更是遍寻无果。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刚打开门,就听到客厅里传来争吵声。婆婆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几张学校招生简章,张远站在一旁,脸色有些难看。看到林薇回来,婆婆立刻站起来:“薇薇,你可回来了!赶紧说说,糯米择校的事,到底选哪个?”

    林薇这才想起,小糯米明年就要上小学,最近一直在看学校。她接过招生简章,婆婆指着其中一张说:“就选咱们区的公立实验小学,离家近,学费便宜,教学质量又好,张远小时候就是在这儿读的,现在不也挺好?”

    张远皱着眉说:“妈,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公立小学班里人太多,老师顾不过来。我想让糯米去双语私立小学,虽然贵点,但小班教学,还能学英语,对孩子以后发展好。”

    “私立小学一年好几万学费,你们疯了?” 婆婆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家里刚缓过来,基地还需要钱周转,哪有闲钱给孩子上这么贵的学校?再说,小孩子学那么多干嘛,把语文学好就行,英语以后有的是时间学!”

    林薇看着手里的招生简章,心里满是纠结。公立小学确实经济实惠,可正如张远所说,班额大,个性化关注不足;私立小学教学资源好,却费用高昂,基地现在正处于资金紧张的关键期,这笔开支无疑是雪上加霜。

    “妈,私立小学的事,我们再商量,不一定非要现在定下来。” 林薇试图缓和气氛,“先吃饭吧,我今天跑了一下午,还没吃东西。”

    “饭可以晚点吃,孩子的事不能拖!” 婆婆坚持道,“我已经托人给公立小学的校长递了话,只要咱们点头,就能进最好的班级,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张远也来了脾气:“妈,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不能再用老眼光看教育!糯米是女孩,更要从小培养眼界,私立小学的双语环境对她很重要!”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林薇看着眼前的场景,又想起基地的订单和材料危机,只觉得头嗡嗡作响。小糯米从房间里跑出来,抱着林薇的腿,小声说:“妈妈,别吵架,我去哪里上学都可以,只要爸爸妈妈不生气。”

    林薇蹲下身,抱住孩子,心里一阵发酸。她知道,婆婆和张远都是为了孩子好,可眼下基地的事已经让她焦头烂额,实在没精力再应对家庭的争吵。

    “别吵了!” 林薇的声音带着疲惫,“择校的事,下周再议,现在基地遇到急事,我得赶紧想办法解决。” 说完,她转身走进书房,关上房门,仿佛这样就能隔绝外面的纷争。

    打开电脑,林薇开始搜索 “手工红纸替代材料”“应急藤条采购渠道”,可翻了半天,要么是材料不匹配,要么是交货时间太长。就在她快要绝望时,手机突然弹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