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8章 火枪(3) (第2/3页)
百米的距离对全速冲刺的骑兵来说,只是一眨眼的工夫,转眼间就要短兵相接爆发肉搏混战,哪有时间慢慢开枪?相比鸟铳,三眼铳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开完火后能抡起来当冷兵器作战。
三眼铳因为有三根铳管,头部很重,加上长长的铳身,所以能当成锤子大棒来用,有的明军士兵还会在三眼铳尾部安装上枪头,肉搏时倒过来当长枪使,这都是鸟铳不具备的功能。
总体而言,三眼铳虽然不是没用,但毕竟是落后的火器,后金军即清军在跟北方明军的交战中多仿制鸟铳而非三眼铳,足以说明还是鸟铳更好。
三眼铳的缺点是命中率低、射程不远、威力不算太大——三眼铳的射程和威力不佳是跟鸟铳比,跟弓箭比的话,还是稍微占点优势的,一个使用三眼铳的火枪手和一个弓箭手如果发生对射,火枪手挨了箭不一定会死,弓箭手挨了弹基本上没救——优点是便宜、三个铳管提升命中率、开完火还能当冷兵器用。
夏华刚才看到的汉武铳是给步兵用的,给骑兵用的话,还不如三眼铳,没办法,火绳枪比火门枪先进的精准优势在马背上偏偏发挥不出来。这么一来,研发出一种能让骑兵使用的火枪就很重要了。
对骑兵来说,火枪是个让他们蛋疼的武器,这玩意儿好是好,但偏偏天生不适用于骑兵,为什么呢?道理是这样的:
步兵用火枪,可以站在地上用、半跪在地上用、趴在地上用,骑兵怎么用?必须骑马用,可骑马又很颠簸,就注定没法精确瞄准目标开火,难不成下马用?下马的骑兵还是骑兵吗?
骑兵的优势是什么?是让步兵望尘莫及的机动性和冲锋速度。骑兵打仗,呼啸飞驰冲向敌军,先是一轮乱箭齐发,然后借助冲击力冲散敌阵,最后冲上去砍瓜切菜,在这个过程中,火枪貌似没什么用。用弓箭吧,汉家军人注定玩不过人家从小就骑马射箭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用火枪吧,又发挥不出火枪的优势,实在令人纠结。
火枪需要静下来射击才能发挥火力,骑兵的优势是机动性和速度,是个“动态”的兵种,两者很难兼容,怎么办呢?
戚公既南征过又北战过,他当年在南方打完倭寇后被朝廷调到北方打胡虏,期间,身为火器专家的他也发现了这个骑兵火枪的矛盾,为此,他把南方火绳枪和北方火门枪结合起来,发明出了一种火绳枪型的多管火铳名叫“五雷神机”,足有五根铳管,大大地提升了命中率,美中不足之处是比较笨重,需两个人一起操作。
“我在仔细研究了戚公的‘五雷神机’后发现,此物应该不是戚公本人发明的。”焦勖对夏华讲述着他的研究结果,“戚公是火器大师,对出现在我国的中外各型火器都极有研究,实用的,他会在兵书里进行称赞,不实用的,他会在兵书里进行批评,但我翻遍戚公的所有兵书都没见到这种‘五雷神机’的任何记载。
我推测,此物的发明者另有其人,此人多半是想假借戚公威名对此物进行推广,可惜啊,朝中和北方边军竟无人识货,以致于此物明珠蒙尘。”
夏华也觉得非常可惜:“此君也是一位火器行家,并且爱国忧军,被埋没真是太可惜了。”
焦勖看着夏华,目露深深的感慨和感激:“我与此君相比,最大之幸就是得遇夏总镇您。”
夏华微笑道:“得遇焦先生,也是我的大幸。”
焦勖把心思回到原来的话题上:“那位无名氏仁兄发明的‘五雷神机’虽一时明珠蒙尘,但因为夏总镇你慧眼识宝,所以并未被彻底地埋没。总镇你让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