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赶出轨道组 (第2/3页)
得意,平日里看人时眼里都有三分傲气。
这位也是陈燕容心底里最羡慕的人物。
轨道组目前的工作便是为月球的运行轨道构建一个模型。
陈燕容自己构建过这样的模型,可总不能与观测数据拟合。
轨道组目前的主流模型就由王余庆构建,算是与观测数据最符合的模型,据说与国际上其他主要研究院的成果相比也不逊色。
如果最后证明,这就是月球运行的理想轨道模型,王余庆就有资格以自己的姓名为这个轨道命名,比如王氏轨道之类。
对于物理学者,能有一个由自己命名的自然现象,这是多大的荣耀。
陈燕容做梦都想有这样的成就,可惜她总不能提出更好的解释模型。
不过,对于王余庆的模型,她也始终觉得不太安心,
所有人到齐后,晨会便正式开始。
黄维一放松地坐在他专属的软椅上,让大家汇报今天的预告情况。
所谓预告情况,就是指王余庆模型对月球运行的预言情况。
为了支持月球研究,国家将名为“星瞳”的超算拨给研究所使用。
轨道组是研究所的重中之重,自然有算力倾斜。
超算会根据王余庆的模型,结合相关数据,模拟月球七十二小时的运行,然后根据观测数据判断模型的拟合度。
晨会的内容便是对此进行讨论。
众研究员都把自己负责的部分说明清楚。
结果非常可喜,王余庆模型对月球的运行轨道,有很强大的预测能力,各项数据都很符合。
黄维一笑着拍拍自己得意弟子的手,表示对弟子的赞许,几位资深教授也都开始出声道贺。
王余庆虽然故作矜持,可嘴角已经不可掩饰地流露出笑意。
若这个模型最终通过验证,王余庆便能一跃成为国际知名学者,地位大大不同了。
他们项目组也算正式完成国家交给的一项艰苦任务。
看着众人一副喜气洋洋,仿佛成竹在胸的模样,陈燕容不由得在心底里叹一口气。
看来她注定要当那个扫兴的人。
不是她有意要扫大家的兴,而是月球就在那里,它不按照大家的模型运转,她能有什么办法呢。
轮到陈燕容做报告了,她站起来说道:“自转轴进动数据依旧不符合。”
晨会室里气氛顿时冷下来。
原本还笑容可掬的几位老教授,脸色瞬间冷淡下来。
陈燕容感觉到,像是一股来自北极的寒风扫到她身上,让她忍不住浑身颤栗。
在坐的各位,很多都是领域内的权威人物,随便哪位对她发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