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淮西勋贵·官场暗涌  暗战天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章 淮西勋贵·官场暗涌 (第2/3页)

有人拿它编故事。”

    张昶的假笑僵在脸上,瞳孔缩成针尖:“先生这是何意?《时务十八策》是治世良策,怎能说烧就烧?”

    刘伯温望着炭盆里的纸灰,想起昨日收拾行李时,老苍头翻出他当年在鄱阳湖写的战报——也是这样被火焚了,连灰都没剩下。他后退一步,撞在案上的茶碗,碗“啪”地摔在地上,碎瓷片溅得满地都是:“良策?在有些人眼里,这是‘结党营私’的证据,是‘谋逆’的罪证!张御史要是想要,不如自己写一本——淮西的笔杆子,比谁都灵。”

    张昶脸色铁青,拂袖而去,出门时掀翻了门口的炭盆,木炭滚了一地,烟气更浓了,呛得人睁不开眼。杨宪蹲在地上捡碎瓷片,指尖被划破,渗着血珠:“哎!伯温呐,你这又是何必呢?他们要的不过是个台阶罢了……”

    刘伯温望着窗外的雪片,落在御史台的红墙上,积成薄薄的一层,像敷了层霜:“台阶?他们要的是我的命。就算我交出浙东的“兵权”,他们还是会说我‘私藏甲胄’‘交通外敌’——陛下的猜忌,不是一个台阶能填平的。”

    杨宪站起来,用帕子裹住受伤的手指,帕子是旧的,边缘磨得起毛:“那你打算怎么办?真的回青田?”

    刘伯温摸出袖中的铜钱,掷在地上——正面、反面、正面,还是“旅”卦。他捡起铜钱,指尖蹭过铜绿,想起父亲说“卦象是天的提示,可人心才是最准的卦”:“回青田吧。青田的山高,能挡住朝堂的风;青田的水静,能藏住心里的烦。”

    杨宪从怀里掏出个粗布包,递过去:“这是浙东各府的户籍册,你拿着——要是淮西的人敢去青田闹,这些能当证据。”

    刘伯温接过布包,布料粗得硌手,带着杨宪的体温,对杨宪拱拱手:“多谢。”

    两人沉默着站了会儿,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把御史台的瓦顶染成了白色。杨宪突然说:“你走之前,要不要见陛下一面?”

    刘伯温摇头,望着炭盆里的余烬,火星子慢慢灭了,只剩青烟往上飘:“陛下要是想见我,封爵那天就见了。现在?他怕是连我的名字都不想听。”

    离开御史台时,雪片打在脸上,凉得刺骨。老苍头接过布包,看见刘伯温道袍上的纸灰,小声问:“老爷,咱们还回青田吗?”

    刘伯温望着远处的奉天殿,屋顶的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