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初到楼兰得玉坠(一) (第1/3页)
越野车的轮胎碾过碎石遍布的戈壁,扬起的尘土在正午的烈日下连成一道昏黄的屏障。林妍将车窗降下一条缝,干燥的风裹挟着细沙扑面而来,带着一股陈旧的土腥味 —— 那是属于岁月沉淀的味道,让她这个历史系研究生瞬间精神一振。
“还有多久啊?我屁股都快颠成八瓣了。” 副驾驶座上的陈婷揉着腰,精致的脸上带着几分不耐。她是摄影爱好者,这次跟着林妍来楼兰,本是冲着 “沙漠庞贝” 的绝美光影,可连续三天的戈壁颠簸,早已磨掉了最初的兴奋。
驾驶座上的魏东亭笑了笑,他握着方向盘的手稳如磐石,目光扫过前方起伏的沙丘:“快了,再走二十公里,就能看到佛塔遗址的轮廓了。” 作为经验丰富的考古队向导,魏东亭常年穿梭在西域的古城遗址间,皮肤被晒成了健康的古铜色,眼角的细纹里似乎都藏着故事。
后座的张彦冰推了推眼镜,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着楼兰遗址的卫星地图:“根据史料记载,楼兰古城始建于公元前 176 年,公元 630 年突然神秘消失,目前留存的主要遗迹包括佛塔、官署、民居和佛寺……” 他是地理信息专业的博士,话不多,却总能在关键时刻给出精准的信息。
林妍侧头看向窗外,远处的沙丘如同沉睡的巨龙,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泽。她从小就对楼兰充满向往,那些关于丝绸之路、异域古国的传说,曾无数次出现在她的梦里。这次能有机会亲自踏上这片土地,还要归功于导师争取到的考古调查名额,她特意邀请了好友陈婷和同校的张彦冰,又通过导师联系到了魏东亭当向导。
“看!那是不是佛塔?” 陈婷突然指着前方,语气里的不耐被惊喜取代。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的沙丘顶端,一座残破的土黄色建筑轮廓隐约可见,那是楼兰古城最具标志性的佛塔遗址。魏东亭加快了车速,越野车穿过一片低矮的红柳丛,古城遗址的全貌渐渐展现在眼前。
眼前的景象比林妍想象中更显苍凉。残破的土墙在风沙中矗立,露出里面的芦苇和红柳枝 —— 那是古楼兰人建造房屋的主要材料。官署遗址的夯土台基上,还能看到当年立柱留下的孔洞,仿佛在诉说着昔日的繁华。陈婷兴奋地举起相机,不停地按下快门,想要将这震撼的景象定格下来。
魏东亭带着三人沿着遗址边缘的小路行走,一边走一边介绍:“楼兰古城地处塔里木盆地东缘,孔雀河下游,曾经是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交汇点,商贸往来十分频繁。可惜后来因为气候变迁、河流改道,这里逐渐变成了荒漠,古城也被风沙掩埋。”
张彦冰蹲下身,用手指轻轻拂过地上的陶片,陶片上模糊的绳纹还清晰可见:“从这些遗物来看,当时楼兰的手工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且根据土壤样本分析,这里曾经有过茂密的植被和广阔的水域,和现在的荒漠景象截然不同。”
林妍的目光被不远处一处民居遗址吸引,她快步走过去,蹲在残破的土墙边仔细观察。突然,她的手指触到了一个冰凉的东西,她以为是普通的石块,可当她将那东西从沙土里挖出来时,却愣住了。
那是一枚小巧的玉坠,通体呈淡绿色,表面有一层淡淡的包浆,显然已经埋藏了很久。玉坠的形状是一只展翅的飞鸟,雕刻得栩栩如生,翅膀上的纹路细腻流畅,即使经过千年风沙的侵蚀,依然能看出当年工匠的精湛技艺。
“你们快来看!” 林妍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小心翼翼地捧着玉坠,生怕不小心损坏了这件宝物。
陈婷、魏东亭和张彦冰听到喊声,立刻围了过来。当看到林妍手中的玉坠时,三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魏东亭接过玉坠,放在手心仔细端详,眉头微微皱起:“这玉坠的材质像是和田玉,雕刻风格看起来像是汉代的。楼兰古城虽然在汉代十分繁荣,但能保存得这么完好的玉坠,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陈婷凑上前,用相机对着玉坠拍了几张特写:“这玉坠也太精致了吧!说不定是当年楼兰贵族佩戴的饰品。林妍,你运气也太好了吧,刚到这里就发现了这么宝贝的东西。”
张彦冰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地说:“从玉坠的埋藏位置来看,应该是从民居遗址的墙体里掉出来的。或许这处民居当年的主人身份不一般,这玉坠可能是他们留下的遗物。”
林妍看着玉坠,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觉。她仿佛能透过这枚小小的玉坠,看到千年前的楼兰:商队在古城里穿梭,市集上热闹非凡,穿着异域服饰的人们来来往往,而佩戴这枚玉坠的人,或许曾在这座古城里留下过无数的故事。
“这枚玉坠太重要了,我们得尽快做好记录,然后交给相关部门保存。” 魏东亭将玉坠还给林妍,语气严肃地说,“楼兰遗址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