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初到楼兰得玉坠(一)  左眼见飘心中喜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十三章初到楼兰得玉坠(一) (第2/3页)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任何文物都不能私自占有。”

    林妍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玉坠放进随身携带的密封袋里:“我知道,我只是太激动了。没想到第一次来楼兰,就能有这么大的发现。”

    陈婷拍了拍林妍的肩膀:“看来我们这次的楼兰之行,一定会有更多惊喜。说不定还能解开楼兰消失的秘密呢!”

    张彦冰站起身,看向远处的沙丘:“现在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我们可以对发现玉坠的区域进行详细勘察,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的遗物,为研究楼兰的历史提供更多的线索。”

    魏东亭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开始西斜,戈壁上的风也渐渐大了起来:“今天时间不早了,我们先搭建营地,明天再开始正式的勘察工作。楼兰的风沙变幻莫测,晚上一定要注意安全。”

    四人齐心协力,很快就在遗址附近的一片相对平坦的地方搭建好了两顶帐篷。陈婷负责准备晚餐,她从后备箱里拿出便携燃气灶和食材,开始煮方便面。魏东亭则在帐篷周围检查,防止夜间有野生动物靠近。张彦冰继续整理白天采集的土壤样本和陶片,而林妍则坐在帐篷门口,手里拿着那枚玉坠,借着夕阳的余晖仔细观察。

    玉坠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柔和的绿光,飞鸟的造型仿佛活了过来,正要展翅飞向远方。林妍不禁想起了那些关于楼兰的传说,传说中楼兰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她爱上了一位来自中原的使者,可最终却因为家国大义而被迫分离。不知道这枚玉坠,会不会和那位公主有关呢?

    “林妍,吃饭了!” 陈婷的声音打断了林妍的思绪。

    林妍将玉坠收好,站起身走向陈婷。晚餐虽然简单,只是方便面和一些罐头,但在荒凉的戈壁上,却显得格外香甜。四人围坐在燃气灶旁,一边吃饭一边讨论着明天的勘察计划。

    “明天我们先对发现玉坠的民居遗址进行详细清理,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遗物。” 魏东亭喝了一口热汤,说道,“张彦冰可以对遗址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勘察,分析当年的河流走向和植被分布。陈婷负责拍摄记录,林妍你就负责文物的登记和初步鉴定。”

    “没问题!” 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吃完晚餐,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戈壁的夜晚格外宁静,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风声和偶尔传来的虫鸣。四人坐在帐篷外,抬头仰望星空,星星格外明亮,仿佛触手可及。

    “你们说,千年前的楼兰人,会不会也像我们一样,在这里仰望星空呢?” 陈婷看着星空,轻声说道。

    林妍点点头:“肯定会的。或许他们还会对着星星许愿,希望家人平安,希望商贸顺利。”

    张彦冰推了推眼镜:“从天文角度来看,楼兰地处北纬 40 度左右,这里的星空和千年前变化不大。说不定我们现在看到的星星,就是千年前楼兰人看到的那些。”

    魏东亭笑了笑:“别光顾着感慨了,明天还要早起工作呢。早点休息吧,明天才有精神。”

    四人回到各自的帐篷,林妍躺在睡袋里,却没有丝毫睡意。她拿出那枚玉坠,放在手心,玉坠的冰凉透过手心传到心里,让她的思绪再次飘向了千年前的楼兰。她不知道这枚玉坠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也不知道这次楼兰之行还会有怎样的发现,但她能感觉到,一场奇妙的冒险,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四人就起床了。简单的早餐过后,他们带着工具来到了发现玉坠的民居遗址。魏东亭拿出铲子和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着遗址表面的沙土,林妍则拿着笔记本和相机,随时准备记录发现的遗物。陈婷在一旁拍摄,张彦冰则拿着测量仪,对遗址的尺寸进行测量。

    随着沙土被一点点清理,更多的遗物逐渐显露出来。有破碎的陶罐、残缺的木梳、还有一些青铜饰品的碎片。林妍将这些遗物一一登记编号,心中越来越激动。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都是千年前楼兰人生活的见证,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突然,魏东亭的动作停了下来,他用刷子轻轻拂去一块沙土,露出了一块带有文字的木牍。木牍已经有些腐朽,但上面的文字依然隐约可见。

    “这是…… 汉简?” 林妍凑上前,惊讶地说道。汉简是汉代的主要书写材料,在楼兰遗址中虽然有发现,但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却不多见。

    张彦冰也走了过来,仔细观察着木牍上的文字:“从字体来看,应该是隶书,和汉代中原地区的文字风格一致。这说明当时楼兰和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魏东亭小心翼翼地将木牍放进密封袋里:“这可是重大发现!等回去之后,我们可以请专家对木牍上的文字进行解读,说不定能了解到当年楼兰的一些具体情况。”

    陈婷兴奋地拍着照片:“太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