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初到楼兰得玉坠(二)  左眼见飘心中喜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十四章初到楼兰得玉坠(二) (第1/3页)

    越野车驶离楼兰古城遗址时,暮色已将戈壁染成深褐色。林妍指尖摩挲着密封袋里的玉坠,飞鸟翅膀上的纹路在颠簸中若隐若现,白天勘察时忽略的细节此刻突然清晰 —— 翅膀边缘竟藏着几缕极细的螺旋纹,像是某种符号,又似地图上的坐标。

    “魏向导,你之前见过带这种纹路的楼兰玉器吗?” 林妍将玉坠举到前排,车内顶灯的光透过淡绿色玉料,把螺旋纹映在魏东亭的侧脸上。

    魏东亭放慢车速,侧头端详片刻,眉头拧成疙瘩:“早年在尼雅遗址见过类似符号,但多刻在木牍上,从没在玉器上见过。楼兰的玉器大多是简单的几何纹或动物纹,这么复杂的隐秘纹路,可能和贵族祭祀有关。”

    后座的张彦冰立刻掏出平板电脑,调出白天拍摄的玉坠特写:“我把纹路拓下来分析过,螺旋纹的间距和角度很规律,像是按照某种天文历法排列的。你看这几处拐点,和楼兰古城遗址的经纬度偏差不到 0.5 度。”

    陈婷凑过来,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难道这玉坠是个地图?可千年前的楼兰人怎么会懂经纬度?”

    “不是现代经纬度,但可能是他们观测星象的标记。” 张彦冰调出楼兰古国的天文史料,“史料记载,楼兰人崇拜‘三足乌’,认为它是太阳的化身,而这玉坠的飞鸟造型,很可能就是三足乌的简化版。那些螺旋纹,或许对应着特定季节的星象位置。”

    林妍忽然想起官署遗址发现的汉简,其中一枚提到 “祭日于东,玉引星途”,当时只当是祭祀仪式的记载,现在结合玉坠纹路,一个大胆的猜想在她心中成形:“会不会这玉坠是楼兰贵族祭祀时用的信物,而螺旋纹标记的是祭祀地点?”

    魏东亭眼睛一亮,猛打方向盘将车停在路边:“你们还记得佛塔遗址东侧那片被风沙掩埋的高台吗?去年我带队勘察时,发现那里的夯土层里有烧灼痕迹,很可能是祭祀台。如果玉坠纹路真的指向祭祀地点,明天我们去那里看看!”

    夜色渐深,戈壁的风裹着沙粒拍打车身,四人却毫无睡意。陈婷翻出白天拍摄的祭祀台远景照片,张彦冰在平板上叠加星象模拟图,林妍则对照汉简文字逐字解读,魏东亭则从背包里拿出泛黄的手绘地图 —— 那是他十年间多次进出楼兰遗址的心血结晶。

    “你们看,祭祀台的位置正好对应玉坠螺旋纹的中心拐点。” 张彦冰将星象图与地图重叠,屏幕上出现令人惊叹的一幕:螺旋纹延伸的线条,恰好与楼兰古城遗址的主要建筑构成一个巨大的星图,“而且每年春分时节,太阳升起的方向,正好对准祭祀台的中轴线。”

    林妍突然想起导师曾说过的 “楼兰太阳祭” 传说:古楼兰人会在春分这天举行盛大祭祀,祈求太阳神保佑水草丰美。若玉坠真与祭祀有关,那它的主人绝非普通贵族,或许是主持祭祀的 “大巫” 或楼兰国王室成员。

    “明天得尽早出发,春分前后的风沙来得快,晚了可能会被困在祭祀台附近。” 魏东亭收起地图,重新发动汽车,“而且祭祀台周围的流沙层很不稳定,必须带上专业的探铲和加固设备。”

    越野车在夜色中继续前行,朝着临时营地的方向驶去。林妍将玉坠放回密封袋,贴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祭祀时的庄严与虔诚。她不知道等待他们的会是怎样的发现,但指尖传来的冰凉触感,让她心中充满了期待。

    次日天刚蒙蒙亮,四人就带着设备向祭祀台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终于抵达那片被风沙掩埋的高台。与佛塔遗址的残破不同,祭祀台的夯土层保存得相对完好,只是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流沙,隐约能看到台基边缘的石砌痕迹。

    “先清理表层流沙,注意别破坏夯土层。” 魏东亭分发探铲和毛刷,“张彦冰负责记录流沙厚度和土壤样本,陈婷拍摄清理过程,林妍你重点观察有没有与玉坠纹路相关的遗迹。”

    四人分工明确,开始有条不紊地清理工作。流沙被一点点铲开,祭祀台的轮廓逐渐清晰:台基呈正方形,边长约 20 米,四角各有一根残存的木柱,柱身上还能看到模糊的彩绘痕迹,像是某种鸟兽图案。

    “这里有烧灼痕迹!” 陈婷突然喊道,手指着台基中央的一块黑褐色土层,“而且土层里好像有东西。”

    林妍立刻凑过去,用毛刷轻轻拂去土层表面的沙土。片刻后,一件残破的陶片显露出来,陶片上刻着的图案让她瞳孔骤缩 —— 那竟是与玉坠上一模一样的螺旋纹!

    “这陶片的年代应该和玉坠相近,都是汉代时期的。” 魏东亭接过陶片,仔细观察后说道,“而且陶片的质地很细腻,应该是专门用于祭祀的礼器碎片。”

    张彦冰用土壤分析仪检测黑褐色土层:“土层里含有大量草木灰和动物骨骼的残留,证明这里确实举行过祭祀活动,而且祭祀规模不小。”

    随着清理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物逐渐显露出来:残缺的玉璧、刻有符号的石片、还有一些用于祭祀的动物头骨。最令人惊喜的是,在祭祀台的东南角,林妍发现了一个隐藏的窖穴,窖穴里整齐地摆放着数十件玉器,虽然大多已经残破,但上面的纹路与玉坠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

    “这些玉器的造型和纹路,都与中原地区的汉代玉器有相似之处,但又融入了西域特色。” 林妍拿起一件残破的玉璧,上面刻着的 “太阳纹” 与玉坠的飞鸟造型遥相呼应,“这进一步证明,楼兰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不仅限于商贸,还涉及宗教和祭祀习俗。”

    陈婷兴奋地拍摄着这些珍贵的文物,嘴里不停感叹:“没想到祭祀台里藏着这么多宝贝!如果能找到完整的礼器,说不定能还原当年太阳祭的全貌。”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轰鸣声,魏东亭脸色骤变:“不好,是风沙暴!快把文物收好,我们得尽快撤离!”

    四人立刻加快速度,将清理出的文物小心翼翼地装进密封箱,然后迅速拆除设备,朝着越野车的方向跑去。此时,天空已经被黄沙笼罩,能见度不足十米,呼啸的风声如同巨兽的咆哮,让人不寒而栗。

    “大家拉紧彼此,别走散了!” 魏东亭走在最前面,用身体挡住风沙,“张彦冰,你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我们不能偏离路线!”

    张彦冰从背包里掏出指南针,却发现指针在剧烈晃动,根本无法准确指向:“风沙干扰了磁场,指南针用不了!”

    林妍突然想起玉坠,急忙从胸口掏出密封袋:“之前张彦冰说玉坠纹路对应星象,现在虽然看不到太阳,但或许能通过纹路判断方向!”

    她将玉坠举到眼前,调整角度,让阳光透过玉料,将螺旋纹投在地面上。神奇的是,螺旋纹的中心拐点竟然指向了一个固定的方向 —— 那正是越野车所在的位置!

    “跟着螺旋纹的方向走!” 林妍大声喊道,率先朝着拐点指示的方向跑去。

    四人紧紧跟在林妍身后,在漫天黄沙中艰难前行。风沙越来越大,好几次陈婷差点被流沙绊倒,都被魏东亭及时拉住。张彦冰则背着沉重的设备,咬牙坚持,不敢有丝毫松懈。

    不知跑了多久,远处终于出现了越野车的轮廓。魏东亭加快脚步,率先冲到车旁,打开车门,招呼大家赶紧上车。

    当四人都钻进车内,关上车门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瘫坐在座位上,大口喘着粗气。看着车窗外漫天飞舞的黄沙,心中充满了后怕。

    “还好有这枚玉坠,不然我们今天可能真的要被困在祭祀台了。” 陈婷抹了把脸上的沙土,看着林妍手中的玉坠,眼神里充满了敬佩。

    魏东亭点点头,语气凝重:“这玉坠的秘密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它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或许还藏着楼兰古国的生存智慧。等风沙过去,我们得重新研究玉坠的纹路,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关于楼兰的秘密。”

    林妍握紧手中的玉坠,感受着它传递出的冰凉触感。她知道,这场风沙暴只是一个开始,在楼兰古城遗址的深处,还有更多的谜团等待着他们去解开,而这枚小小的玉坠,就是打开这些谜团的钥匙。

    风沙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清晨才渐渐平息。四人简单休整后,决定再次前往祭祀台,继续清理工作。这一次,他们带上了更多的设备和物资,做好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

    当他们再次来到祭祀台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讶不已:风沙竟然将祭祀台表面的流沙吹走了大半,露出了更多的遗迹。在祭祀台的中央,一个巨大的圆形凹槽显露出来,凹槽的边缘刻着与玉坠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