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竹径藏幽  地支迷案:墨色晚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章 竹径藏幽 (第1/3页)

    第二天早上八点,雨停了。

    青州城被一场秋雨洗刷得干干净净,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桂花的清香。苏晚晴准时出现在墨痕侦探事务所门口,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行李箱,脸色比昨晚好了不少,只是眼底还有淡淡的青黑,显然是一夜没睡。

    “林先生。”她敲门进来,把行李箱放在地上,“手稿和玉琮都带来了。”

    林墨已经换了一身衣服,深灰色的冲锋衣,黑色的工装裤,脚上是一双耐磨的登山鞋,和昨天那个坐在书房里看古籍的文人模样判若两人。他手里拿着一个背包,里面装着放大镜、手套、卷尺等工具。

    “东西我看看。”林墨走过来,打开行李箱。

    箱子里整齐地放着一叠泛黄的手稿,都是用毛笔写的,字迹工整,纸页边缘有些磨损。最上面放着的,就是那条玉琮项链。

    林墨拿起玉琮,放在手心。玉琮触手温润,凉意顺着指尖蔓延开来。他仔细观察着上面的纹路,这些纹路是逆时针排列的,粗细不一,看起来杂乱无章,但林墨总觉得,它们是按照某种规律排列的。

    “这只玉琮,你父亲是从哪里得到的?”林墨问。

    苏晚晴想了想:“我小时候就见过,父亲说是祖传的。他说,这对玉琮,一阴一阳,合在一起,才能解开《地支笺注》的秘密。五年前失窃的那只,是阳琮,我手里的这只,是阴琮。”

    “阴阳相合?”林墨挑眉,“《地支笺注》到底是本什么书?”

    “据说是前朝一位隐士写的,里面记载了十二地支对应的天文、地理、人事,还有一些失传的古籍片段。”苏晚晴解释道,“但这本书一直下落不明,我父亲研究了一辈子,也只找到一些零星的线索。他说,这本书里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一旦被坏人得到,后果不堪设想。”

    林墨放下玉琮,拿起手稿翻了翻。手稿上都是苏振邦的研究笔记,有对地支的解读,有对古籍的考证,还有一些奇怪的符号,看起来像是密码。其中一页上,画着一个十二地支的轮回图,每个地支旁边,都标注着一本古籍的名字。

    子鼠对应《诗经》,丑牛对应《楚辞》,寅虎对应《论语》……

    林墨的目光一顿,寅虎对应的《论语》,正好和苏振邦书房里那本写着“寅虎”的书对上了。

    “走吧。”林墨合上行李箱,把玉琮项链戴在自己脖子上,“先去云栖竹径。”

    苏晚晴愣了一下:“你把它戴上?”

    “现在它是关键线索,戴在我身上,比放在你那里安全。”林墨背起背包,“而且,说不定它能帮我们找到什么。”

    两人驱车前往城郊的云栖竹径。云栖竹径是青州有名的景点,以大片的竹林闻名,平时游客不少,但自从沈清禾的尸体在这里发现后,景区就暂时封闭了,只有警方的人在看守。

    车子停在景区门口,两个穿着警服的年轻警员拦住了他们。

    “对不起,景区封闭,不能进去。”其中一个警员说道。

    苏晚晴拿出自己的法医证件:“我是市局法医中心的苏晚晴,这是我的同事,我们来复勘现场。”

    警员看了看证件,又看了看林墨,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林墨的名声在警局里几乎无人不知,虽然三年前改判无罪,但大多数人还是对他心存芥蒂。

    “苏法医,不是我们不让进,是张队交代过,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靠近案发现场。”另一个警员说道。

    张磊。林墨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就知道,张磊不会这么轻易让他插手。

    “给张磊打电话。”林墨看着警员,语气不容置疑,“就说,我林墨来了。他要是不想让这案子变成死案,就乖乖让我们进去。”

    警员愣了一下,看着林墨身上的气场,不由自主地拿起了对讲机。

    没过多久,一辆警车疾驰而来,车门打开,下来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穿着警服,面容刚毅,正是青州市刑侦大队队长,张磊。

    “林墨。”张磊的目光落在林墨身上,带着复杂的情绪,“你怎么来了?”

    “查案。”林墨淡淡地说道,“不像某些人,拿着纳税人的钱,却连个凶手的影子都找不到。”

    “林墨!”张磊的脸色沉了下来,“这里是警局的案子,轮不到你一个私家侦探插手。”

    “张队,”苏晚晴站出来,挡在两人中间,“是我请林先生来的。这两起连环杀人案,手法诡异,线索全无,我们需要他的帮助。”

    “苏法医,你糊涂!”张磊皱着眉,“他是什么人?五年前的案子还没说清楚,你让他查案,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

    “五年前的案子,到底是什么情况,你心里清楚。”林墨向前一步,目光锐利地盯着张磊,“张磊,我们认识十几年,你知道我林墨不是那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