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铺面 (第1/3页)
倒穿衣是二妮新想的。灵感来源就是三郎的围兜。
农家的小孩子粗布麻衣也很费,皮袄又不容易清洗,二妮便想着给三郎做了一个围兜,绳子系在脖子里,避免了衣服脏。这个围兜一出,附近几户人家都纷纷给孩子这么做了。可见这倒穿衣是个很很接地气的东西。
富贵人家的小孩子本就金贵,这衣服脏了换了兴许都不带洗的,直接换新的了,就算洗也是换的勤。不像农户家里的孩子大了穿好了给小的穿,又怕脏又怕磨的。
即便是小康人家也是用得上这倒穿衣的,毕竟脏的只是这一层布,身上的衣服就能保住了。
二妮便教着英子和大妮、秋儿做倒穿衣,自家的孩子用碎布缝上都不碍事,不然村上还有那么多孩子都光着屁股呢,只是二妮想着能用好些的布做出来到时候放在程记绣铺里寄卖。
几个姑娘家这几日就聚在一起研究这个了。
大妮却是有些丧气,“这一块布卖的也是个新鲜,家里的妇人谁手上不会点针线功夫,咱们这做出来也就是第一次能卖个新鲜,往后大家学了这个法子就能自己做了,家里的破衣服、旧布的都能拆了自己做。”
二妮却是不这样想,“所以,咱们这几天多做点,做好一点,一次性卖出去,若是没有一两银子即便卖个几百文也好啊。”
关键是凭着惠姨的头脑,定是要用上好的布做些精致的出来,有钱人家的孩子图个新鲜也会买些,何况放在新开的铺子里也是好的呀,所以只要她想得出来新活,是不用担心这销路的。
****
第二天大郎是背着满满的背篓回来的,不光把松鼠桂鱼的方子送到了酒楼,更是得到秀春婶的同意,给李茂山送去了生菜。
话说这飘香楼开业以来这新出的火锅着实把城里的人惊艳了一把,这薄片的牛羊肉一烫就好,还非常嫩,以前硌牙塞牙缝而不吃瘦肉的人们这次是尝到好处了。
这肉鲜嫩地紧,还一咬就碎了,是个好东西啊。二妮又让家里不忙的阿忠婶、秀春婶和冬月做起了猪皮冻。这腌制好的猪皮加入整根的辣椒,红彤彤的辣椒,白花花的肉皮,做出来又是一番美味。
二妮自己家是没法做了,就教几个妇人做了来,这猪皮冻原料价格低廉,即便加入了这许多调料,成本也低。卖给飘香楼做个下酒菜再合适不过。而且这猪皮烫在火锅里比肉还好吃的。
一咬起来就“咯吱咯吱”的,还不油腻,这道菜的关键在于即便是卖十文钱一盘,大伙儿还有得赚啊。
这烤肉那里就更火了。二妮教了佃户张家的三个媳妇做猪肉灌肠和灌血肠,协议了专门提供给飘香楼。
大郎回来说,“这李大叔见了我眉开眼笑啊,你们是不知道这店里的火爆场面。不说那些炒菜的,不是有块地方专门做烤肉么,门前的往来人流就没停过,一文钱的素鸡、一文钱的千张丝菜卷,还有三文钱的烤肠,来来往往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