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上梁 (第1/3页)
日子很快就到了二月二,古时过年自腊月初八就正式开始,直到来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才算真正结束。对老百姓而言,二月初二日,是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认为这天正是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
民俗里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所以也被称为“春耕节”和“农事节”,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春回大地,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引龙伏虫,人们期望龙出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所以又称之为“青龙节”和“龙头节”。
二妮在空间里的书籍上查到:古时,人们观察到苍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
而古人把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
所谓“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
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总之农家人对这一天是非常重视的。早前几天,村长就带着村子里几个老头子开始劈竹竿,让几个针线好的妇人合力缝起一条龙。
头一天晚上,农家人便用草木灰围着家里的屋子和篱笆院子洒上一层草木灰,便是驱虫伏龙。
这二月二这天清早,农家人起来后就用草木灰或谷糠等从河边、井边一路撒来,撒到自家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
四个庄家汉子就舞着龙从村口第一家每家每户地舞过去,一旁的村长则负责敲锣。而在龙到家之前,家里的男人就要用竹竿敲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