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章 上梁  良田美景:逍遥小农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33章 上梁 (第2/3页)

梁,这叫“敲龙头”。而龙在每家门口都能停留一下,主人家给舞龙的汉子送上水,又把事先准备的爆竹拿出来放掉,以祈求春雨的到来,和驱赶掉虫蛇。

    而村上的男娃子这一天都要剃头,名为“剃龙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村长媳妇孙大娘就是个剃头的好手,这天,村上的男娃子不满十五岁的都要排队剃头,村长家早就在院子里摆上了长凳和水盆。

    孙大娘弯着腰仔仔细细地剃头。周家三兄弟拉着虎子一起去剃头,二妮也跟着去瞧了瞧热闹。

    孙大娘剃头很快,也架不住人多,长生奶奶在一旁帮着她布巾、擦汗。

    村上的妇人们要提前用五色布剪出方形或圆形小块,中间夹以细秫秸秆,用线穿起来,作长虫状,戴在孩童衣帽上,俗称“戴龙尾”,驱灾辟邪。

    这一天农家人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煎饼烙成龙鳞状,称作“龙鳞饼”;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或“龙角”;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炸油糕叫“吃龙胆”。总是但是都要和龙挂上钩就对了。

    这天赵氏带着大妮、二妮炒了很多豆子,俗称“金豆开花”,三兄弟出门去剃头的时候,还在给小伙伴们分着吃。

    但是这天也有很多忌讳。比如忌讳磨面,认为磨面会榨到龙头,不吉利。所以家里的面粉都是头一天晚上磨好的。也不能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俗话说“磨为虎,碾为龙”,有石磨的人家,这天要将磨支起上扇,方便“龙抬头升天”。

    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忌担水,认为这天晚上龙要出来活动,禁止到河边或井边担水,以免惊扰龙的行动,招致旱灾之年;忌讳盖房打夯,以防伤“龙头”。

    因为村上有了学堂,这一天森爹早早地去了,因为舞龙后,村里的孩子不管是不是学堂里念书的都可以去学堂里开笔写字,也是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孩子长大后断文识字。

    妇人们还要在家里熏床,熏出虫儿来。

    这一天,村里的大媳妇、小姑娘都结伴去另一个镇子上的龙王庙祭拜,带上水果、糕点等供奉在龙王像前。这供奉过的东西再给孩子吃,是能保佑孩子身强体壮,这一年平平安安的。

    这一天大家伙脸上都带着笑容,因为过了这天,地里的活就要正式开始耕种了。过了这一天,就不再年里了,外出做短工的也要出行了,所以,这一天可以说是最后的一天游玩时刻。

    村长还目露遗憾地说,去年一年村里的收成好些了,可还是穷,靠近镇子的村上,这一天还有唱大戏、“撇锣鼓”、“亮宝会”这些呢。复又激动地说,今年的收成定能芝麻开花——节节高,来年的二月二、龙抬头也能办得有声有色了。

    这天晚上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