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七章 表忠心  帝国黎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四十七章 表忠心 (第2/3页)

大人一生名节,不过总署中认为相国大人坚持守制者不过二三人而已,相国大人听后似乎极为意动……袁子久已从京师赶来,下午的时候曾对中堂大人劝说良久,可……”周馥也是有些郁闷了。

    袁子久便是袁保龄,对于这个人物王伯良并不陌生,因为这个人在北洋中的地位未必很重,却很特殊他是袁世凯的叔叔,并且在前世的时候,旅顺军港的主要设施都是由此人总揽全局,终究是呕心沥血,旅顺军港大体成型之后,袁保龄亦是积劳成疾而过世。

    在此时袁世凯不过还是个小蚂蚁,地位比王伯良还要低微,袁保龄自然不是以袁世凯的叔叔而闻名。袁保龄的父亲袁甲三官至钦差大臣漕运总督,在天平天国时代便长期在安徽与太平军作战,与淮系有着很深的关系。最为难得的是袁保龄少年时期就曾摆在李鸿藻‘门’下,这种家世上的关系让袁保龄的身份在李鸿章的幕僚中显得极为特殊。

    王伯良的前世记忆中,袁保龄为了旅顺军港可谓是殚尽竭虑,再加上他的去世明显是为了旅顺军港,是以李鸿章对他极为看重,哪怕是他已经过世了,依旧还是经常提起他。袁保龄是袁世凯的叔叔,后来袁世凯借助李鸿章发迹,也未尝没有李鸿章弥补袁保龄的因素在里面。

    不过在此时,因为王伯良参与了北洋海防筹议,已经将旅顺作为军港的设计给彻底颠覆了,袁保龄便留在了天津并没有去旅顺。尽管旅顺那边还有一些外国公司正在进行勘探活动,但要想建旅顺要塞,这个项目的启动可是需要很久的时间了。

    王伯良心中一突,看来坚持建议李鸿章守制的幕僚太少了,估计今夜进入总署的大小虾米们都是来说服李鸿章留在天津接受朝廷夺情的。不过老李肯定知道接受朝廷夺情风险巨大,至少他的名声在文人阶层中就真的毁于一旦了,老李自己也是进士出身,自当明白这到底意味着什么,怎么还会出此昏招?这真是让王伯良开始有些看不透了。

    “中堂大人不带家眷归乡丁忧也可!”王伯良脑袋快速运转着说道:“不过老夫人及其家眷必须搬离总督衙‘门’,只需在天津寻一处比较好的宅子先安顿下来,这样便不会授人以口实……”

    “这不是一样的么?”薛福成有些恼火的反问道:“守制二十七个月,老夫人他们肯定也是要跟着回去才行,若是三五个月也便罢了,这么长时间在天津,迟早会被言官弹劾……”

    说起来薛福成还真的对李鸿章如此作为感到有些怒其不争的味道,李鸿章一个人回乡丁忧,那不叫丁忧是叫奔丧,更为过分的还将老婆孩子留在总署,这让接任而来的张树声该如何做想?哪怕就算张树声只是临时顶缸的人选,那也要顾及一下人家的面子,最起码让人家住进总署过吧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官瘾吧?

    李鸿章将老婆孩子留在总署继续居住,这不是明摆着让张树声出去住旅店么?这种心思实在是太为过分了些,就算张树声肚量如海,心中的不痛快搞不好会变成两人之间的仇怨。这种事情要是闹大了,也是李鸿章无理在先,吃亏那是肯定的,更为严重的是淮系一二号人物闹内讧,对于整个派系而言可是一场灾难,当年湘军是如何解体的,薛福成心中可是明亮着呢!

    “三五个月已经足够了!”王伯良坚定的说道:“最长也不会超过十个月,朝鲜和越南这两处地方肯定会有一处要发生一些事情。日本国小力弱只能做些趁火打劫的事,法兰西固然要强大的很,但却受限于其国距离我大清太远,必然也会选择短时间年内解决问题。无论是哪边出了问题,朝廷都会在短时间内受到诸多压力……谁能够解决问题?振帅是没有这个能力的,只有中堂大人才行……”

    王伯良说这话那是绝对有底气的,前世的时候朝鲜的壬午兵变可是丁汝昌第一次用新式战舰向日本示威,日本人果然因为种种原因而选择退缩。后来定镇两舰归国,在朝鲜谈判桌上吃了亏的李鸿章便干脆直接调定镇两大巨舰再跑一趟日本去示威,果然将日本人吓了一跳,不过这也由此极大的刺‘激’到了日本的神经。

    朝鲜壬午兵变乃是袁世凯发家致富之开端,这样的重要日子王伯良绝对不会记错,至于清法战争那是明年的事情了。只不过王伯良现在也不敢确定清法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爆发了,他这只原本并不存在的小蝴蝶对于日本的影响力几近于无,但是对于法国人可是影响的有些多了。现在他还无法确定自己对法国的影响,究竟是加快了对方的战争脚步,还是延迟了战争的爆发,这都是很难说的事情。

    听了王伯良的理由之后,薛福成不禁感到有些气结,倒是周馥眼前一亮。说起来薛福成还不够腹黑,而老朋友周馥可是地地道道的权谋第一,首先能够解决眼前的麻烦才是好办法。

    李鸿章就算是奔丧,两三个月内将家眷留在天津也是不会有人‘乱’嚼舌根的,毕竟让出总督府这个姿态已经做得非常圆满了,算是给各方一个‘交’代。其实只要这么做了,一两年李鸿章不回天津,也不会引起舆论的攻击,毕竟这个时代的‘交’通状况便是如此,哪怕是贵为总督大人的亲眷,在长途旅行中丢掉小命也是不稀奇。

    最终似乎周馥忘记了是自己叫王伯良来总督府一样,几人再谈了一些事情之后,便让王伯良回到天津武备学堂坐镇,值此特殊时期,武备学堂和盛正营都是要时刻警备,随时准备听候李鸿章的调派部署。

    王伯良算是白跑一趟,却也不以为意,毕竟他想要的基本上都已经得到,不过唯有一事让他心中还是有些‘迷’‘惑’不解老李怎会突然动了脑筋权力支持自己建造大型战舰,看这意思还有与马尾船厂别别苗头的意思。

    虽然心中有所‘迷’‘惑’,不过王伯良却没有开口直接问周馥内在的原因,周馥与他关系密切,其实要是他开口问周馥肯定为其解‘惑’,但是他能不询问便不询问。毕竟官场上的事情周馥只是他的领路人,有些事情更多的是靠悟‘性’周馥常言官场险恶,奇诡多变,很多时候并不是靠山有多强力就可以高枕无忧,更多的时候是靠自己的决断。

    王伯良对此深以为然,现在他地位卑微根本上不了台面,却也可免去大部分的无妄之灾就如同张华奎被自己折腾了一次一样,不管张树声如何去想,这么一个位高权重的总督跟自己过不去,莫说别人会笑话他度量不能容人落下一个坏名声,就是连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不过既然李鸿章如此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